跳到主要內容

問專家﹕姊妹當街扭鬧 愈罵愈難教(2-8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6日 06:35
2014年09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我有5歲及7歲的女兒,經常「狗咬狗骨」,但轉過來又扭作一團玩耍。她們每當爭執起來就有點失控。早陣子去申請回鄉證,她們為爭東西鬧意見。在櫃台見負責人時,我忙於回應別人,她倆便拉扯書包,甚至扭到地上仍扯着不放,我激氣的鬧她們,二人便跑掉,我答完職員問題,發現她們已跑了出街,後來才找到。在公眾場合這樣扭鬧真失禮,怎樣可以令她們聽話一點?


答﹕兄弟姊妹間發生爭執,十分常見。尤其年紀相近或性別相同(姊妹或兄弟)的,易因擁有共同興趣而起爭拗,亦有爭取父母注意而生意見。因資料不多,不清楚讀者一對女兒爭執的背景,這裏分享一些緩和爭端的方法。


保持冷靜 分開扭鬧孩子

在起衝突的當場,家長要保持冷靜,並平靜孩子的情緒。不要動氣及喝罵他們,厲聲責罵並非有效管教方法,而且孩子目睹家長以喝鬧來處理問題,容易模仿你的行為。建議讀者立刻把扭鬥的孩子分開,如把她們分開到你的左右兩側;你可以拉着其中一個孩子,讓二人不要走散。同時沒收她們爭奪的物件,讓二人冷靜,之後可再教導。


要減少孩子的爭執,平日需多費心神引導﹕

1、大家心平氣和下,訂定規則,如不能打架、喚花名等。若有違規,要承擔後果,如給予小懲罰。藉這些約定,讓孩子遵守恰當的行為守則、尊重每個人的不同等。


2、安排親子遊戲時間,讓她們一齊玩樂,從而體會一齊玩耍的趣味。她們逐漸成長,會有各自的喜好,可騰出時間和空間讓她們發展本身的興趣。


3、多留意孩子發生爭執的模式﹕每當一起玩耍便起衝突,抑或在家長忙碌時才起爭端等,從而了解爭執的成因,在適當時間加以疏理,並引導她們學習處理。


4、安排獨處時間,讓父或母分別與其中一個孩子獨處,此時另一半不在場,沒有肢體衝撞,可以透過對話分享。家長毋須判別誰對誰錯,主要引導她們明白每個人有獨特之處,大家可以共處。


可靜觀其變 讓孩子自行解決

有時候,孩子鬧意見,若非扭打,家長毋須立刻介入,可靜觀其變,嘗試讓她們學習自行解決。當家長介入,很易說出「做大的要讓下個細」之類的話,易令孩子有受不公平對待的感覺。處理孩子衝突時,家長須平心靜氣,同時要公平,讓孩子明白可以和睦相處。


資料提供﹕鄰舍輔導會黃大仙康盛支援中心臨牀心理學家陳璣邐博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