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石化遭拋售 跌近7%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6日 06:35
2014年09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中國石化(0386)日前公布為零售業務引入的25 名股東名單,昨日股價隨即大跌近7%,市場歸咎名單中大部分參與者都未能為業務提供協同效應,令投資者失望,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騰訊(0700), 最終更只是透過與人保(1339)、私募基金麥盛共同設立基金入股。有大行報告質疑是次引入投資者將淪為普通的集資,騰訊、復星(0656)等少數非金融投資者可擔任的「戰略投資者」角色存疑。

明報記者魏嘉儀

中石化2 月宣布將為中石化銷售公司引入投資者,股價節節攀升,市場預期中石化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可在鞏固油品業務的同時發展非油品業務。騰訊早前與中石化銷售公司就業務合作簽訂意向書,稱將為中石化銷售公司逾3 萬座加油站提高微信支付和QQ錢包的普及,以及為中石化加油卡用戶提供電子商務、O2O 汽車維修服務等。

根據中石化公布的投資者名單,騰訊並非以獨立投資者形式入股,而是與人保、麥盛合資的基金認購中石化銷售公司2.8%股權。

騰訊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稱, 「此次投資貫徹審慎穩健的投資作風」。人保則表示希望通過是次合作,與和中石化及騰訊有更深入的戰略合作, 「挖掘各方在線上、線下的資源優勢」,並強調與騰訊合作「探索保險業互聯網化發展路徑」。

消息指騰訊只佔入股基金少數股權

雖然騰訊和人保均提及業務合作,但有消息稱騰訊在該基金持股不多,僅佔很小的比例,令市場擔憂。花旗報告表示,騰訊和金融機構投資者共同認購,它在其中的話語權和可擔任的角色並不清晰。其他非金融投資者,如復星、匯源果汁(1886)母公司、海爾電器(1169)和新奧能源(2688),認購比例合共不足3%,可帶來的協同效應或很微。

摩根大通報告則稱,戰略投資者僅佔少數,目前只可以寄望中石化銷售公司負責非油品業務的新任管理層,可以改善公司在零售業務上的不足。但該行對中石化長期的結構改革表示懷疑,稱儘管中石化銷售公司中長期來看的確有潛力順利分拆上市,但這個成功經驗難以複製到集團的其他業務板塊。

儀征購中石化工程業務復牌急升八成至於中石化集團控股的儀征化纖(1033)為避免連年虧損而在A 股退市,宣布向中石化轉讓現有全部資產及負債,並向中石化集團購入石油工程業務。儀征昨日復牌即急升80%,但花旗稱由於虧損的化纖業務注入中石化,且預期受產能過剩等行業因素影響將持續虧損,未來對中石化的盈利造成衝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