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學雞媽媽﹕成功方程式?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6日 06:35
2014年09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高級會所訪問名人,一位衣裝優雅的女士來握手,然後一口氣向名人介紹自己的子女是幾優狀元、在外國名牌大學畢業了、現在是律師。我以為她跟名人是世交,後來才知他們素不認識。


在公共屋邨牽着孩子走,一位提菜的太太來搭訕﹕「快開學了?邊間呀?」話匣子一開,便一輪嘴數說子女讀的名小學和名中學……最後一句,寄語我兒「畀心機讀書,第日考第一呀!」

對待成就需多元想像

其實我不介意在路上多聽陌生人分享當媽媽的快樂,不過,真心盼望那些快樂能更多元化一點。譬如說,「我家阿怡是巴士司機,朝朝和乘客打招呼,帶給乘客好多快樂﹗」或者,「我兒大雄是手工紮實的工匠,他做出來的衣櫃啊,用幾十年都不壞的!」甚至,「我家閨女專帶棄貓病貓回家照顧,直至貓兒找到可以信賴的新主人。」但可惜啊,那些讓媽媽自豪得按捺不住,一定要秀出來與路人甲乙丙分享的成就,大多跳不出這個框架﹕名校和狀元,以及差不多所有以「師」字埋尾的工種。


此城對成功的定義有如孫悟空的緊箍咒般令人窒息,而且常常被誤會為「one size fits all」。大概我們都需要鬆一鬆,方能讓不同的美麗想像迸發出來。


看過一個日本廣告,命題是「誰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熒幕上,跑手在時間洪流的直路上一直奔跑,人人都希望跑得比別人快。他們相信終點只有一個,而終點處有美好未來。可是一名跑手忽然止步,他回頭問﹕「 真的如此嗎?」這引起一場騷動,很多個他和她陸續偏離所謂的「正軌」,四散了。有人跑進橫街窄巷,有人跑進大山大水,有人騎機車去、跳傘去、讀書去、甚至跳到牀上去……也有人努力不懈繼續跑到馬拉松原訂的終點。「終點不止一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


人生終點不止一個

回家路上,熟稔的保安員叔叔好奇探查女兒將升讀哪間小學。他大概對答案認真思索,所以別後一會又遠遠趕上來肉緊追問﹕「為什麼不讀×××?聽聞那間出名啲勁啲喎,考不進嗎?」這種說法,我歸類為「好心做壞事」。我不知道手上剛好提着新校服的六歲女兒,對這話有多敏感,總之我決定先站穩,握住纖纖小手,然後笑着但堅定地回答﹕「不用擔心,我有信心女兒讀哪兒都不差,因為好東西在她自己裏頭。」


好心的保安員叔叔在臉上冒出好多問號,不要緊,我這話最主要其實是說給我和女兒聽的。我告訴我們自己,路是人走出來的,不只有康莊大道才配明媚風光。至於女兒的好東西和傻事妙事,抱歉啊保安員叔叔,一時三刻我還真的說不完,有機會再慢慢告訴你。


作者簡介﹕愛採訪愛孩子,出版作品包括《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合著)。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這個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


文﹕蘇美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