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認識一名剛考畢中學高級文憑試的大男生,決定離港負笈英國,要打點寄宿的行李,父母着他到郵局查問付運物資的重量和費用。到郵局後,他站在詢問處的小窗前,雙手握得緊緊,半晌也吐不出一個字兒來,職員瞪着他,問他要什麼,他才脹紅了臉,結結巴巴地在牙縫中囁嚅一句﹕「不如……你……問我……」。沒想到經過十多年的學校教育,這年輕人習得的只是一種回答「是」與「否」的被動模態(Acquired passivity),豈不悲哀?!到底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岔子?怎麼我們的男生愈來愈不濟?
男女合併派位的骨牌效應
1998年,有家長不滿女兒的升中派位結果,比同校成績遜色於她的男生還要差,於是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經調查後,發現自1978年開始的中學學位分配,向來採取男女分隊,惟此舉一直不為人知,於是引起軒然大波,結果被裁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最後教統局於2002年改用男女合併派位模式,自此,男孩似乎就輸在起跑線。政策推行迄今十二載,對社會造成的骨牌效應愈來愈多,略述一二如下﹕
1、除了組別一(甚至組別二)的中學男女嚴重失衡,各大學都有充分數據顯示,女生比例已遠超男生,愈吃香的科目,如﹕醫科、法律,情况愈嚴重,這現象不但影響學校硬件配套的裝置(包括洗手間及宿舍),更對科目設定及教學效果帶來連鎖效應。
2、大小企業怨聲載道,招聘員工困難重重。且別說新生代的草莓特性,較像樣的男性應徵者竟沒多少個,這對行業組成的結構也帶來衝擊。優秀的女生大獲全勝,可她們結婚生育後,又會要求改為部分時間工作;有老闆透露,試過一個崗位由三個女職員分擔,雖是百般莫奈何,卻沒有更佳選擇。
衝浪不能使蠻勁
筆者先後在女校和男校分別當了十一年校長,剛轉往男校時那種適應,一切恍如昨天。我記得自己好像登上了過山車,秒間倏忽高低急轉彎;至於執教男女生之別,我會用滑浪來比擬。女校裏面風平浪靜,在男校則像衝浪,浪頭迎面撲掩,卻不能用蠻勁硬碰。
正視男女學習差異
四十年的教育經驗,廿二年當上教育前鋒,讓我對男女生學習的差異掌握更多客觀佐證,加上閱讀了大量書籍,參加過許多相關的國際及本地研討會,歸納出一些可實踐的心得。教育永遠不是方便麵,要平衡社會整體的需要,要教好男生,必須正視他們落後的原因,還他們一個公道。
問題構成始於根柢,小學教育生態出了什麼偏差?下回分解。
■五位校長輪流執筆,說出教育心底話
(下期林校長專欄10月21日刊登)
文﹕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
男女合併派位的骨牌效應
1998年,有家長不滿女兒的升中派位結果,比同校成績遜色於她的男生還要差,於是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經調查後,發現自1978年開始的中學學位分配,向來採取男女分隊,惟此舉一直不為人知,於是引起軒然大波,結果被裁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最後教統局於2002年改用男女合併派位模式,自此,男孩似乎就輸在起跑線。政策推行迄今十二載,對社會造成的骨牌效應愈來愈多,略述一二如下﹕
1、除了組別一(甚至組別二)的中學男女嚴重失衡,各大學都有充分數據顯示,女生比例已遠超男生,愈吃香的科目,如﹕醫科、法律,情况愈嚴重,這現象不但影響學校硬件配套的裝置(包括洗手間及宿舍),更對科目設定及教學效果帶來連鎖效應。
2、大小企業怨聲載道,招聘員工困難重重。且別說新生代的草莓特性,較像樣的男性應徵者竟沒多少個,這對行業組成的結構也帶來衝擊。優秀的女生大獲全勝,可她們結婚生育後,又會要求改為部分時間工作;有老闆透露,試過一個崗位由三個女職員分擔,雖是百般莫奈何,卻沒有更佳選擇。
衝浪不能使蠻勁
筆者先後在女校和男校分別當了十一年校長,剛轉往男校時那種適應,一切恍如昨天。我記得自己好像登上了過山車,秒間倏忽高低急轉彎;至於執教男女生之別,我會用滑浪來比擬。女校裏面風平浪靜,在男校則像衝浪,浪頭迎面撲掩,卻不能用蠻勁硬碰。
正視男女學習差異
四十年的教育經驗,廿二年當上教育前鋒,讓我對男女生學習的差異掌握更多客觀佐證,加上閱讀了大量書籍,參加過許多相關的國際及本地研討會,歸納出一些可實踐的心得。教育永遠不是方便麵,要平衡社會整體的需要,要教好男生,必須正視他們落後的原因,還他們一個公道。
問題構成始於根柢,小學教育生態出了什麼偏差?下回分解。
■五位校長輪流執筆,說出教育心底話
(下期林校長專欄10月21日刊登)
文﹕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