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在過去數月,無論在數據上或實際成交上,都見細價物業樓價走勢跑贏大市,不過,據差餉物業估價署(下稱差餉署)最新公布,新界區大單位的「平均售價」(見分析方法),今年1月至7月份升幅遠高於同區中小型單位,其中實用面積1076至1721方呎的D類物業,最新平均實呎較1月份高出16%(見表2)。有學者認為,有可能是市區大單位樓價過高,換樓客唯有轉買新界樓,帶動區內大單位樓價追落後。
據差餉署最新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新界區D類物業7月份平均實呎為8330元,雖然按月下跌0.5%,不過,若與今年1月份的7176元相比,則已累升16%。相對近月備受追捧、實用430方呎以下的新界細價樓,同期累積升幅只有10.2%,新界區大碼樓樓價走勢更為強勁。而對比香港區及九龍區之D類物業,今年1月至7月之樓價就累跌1.4%及6%,反映新界豪宅樓價跑贏市區。
小型單位首7月僅累升一成
資料又顯示,新界區實用1722方呎或以上的大單位,1月至7月累積升幅更達26%,最新平均實呎7405元,惟年初時每月成交量不足20宗,故準確性或受影響。事實上,近月市場亦有部分新界豪宅以破頂價售出,如火炭伯爵堡一幢實用3510方呎(建築4880方呎)的洋房,7月份便以8500萬元成交,實呎24217元(建呎17418元),造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新高。
豪宅升26% 惟成交少難作準
雖然新界區期內有不少豪宅新盤推售,但以差估署資料,一手成交並不會計入上述分析之內,故相信數字受一手盤直接影響機會不大。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由於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大單位之造價已不是一般換樓客可以承擔,故不排除有不少市區換樓客由市區細單位搬往新界區大單位,帶動該類物業造價攀升。
辣招重稅 賣家成本轉嫁樓價
莊氏又指,近期實用1000方呎以上的大單位應不是市場主打,不過,在辣招下,業主在賣樓時亦會把換樓之成本(如雙倍印花稅等)轉嫁於買家身上,令樓價上升;此外,在去年2月辣招推出,加上去年有新界豪宅新盤減價出售,拖累區內大單位樓價跌幅高出細單位,不排除今年該類物業樓價大升,包含著追回跌幅的成分。
不過,莊太量補充,數字與市場表現略有出入,或許與期內成交量偏低,令小部分高價成交對整體平均售價的影響性較大。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據差餉署最新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新界區D類物業7月份平均實呎為8330元,雖然按月下跌0.5%,不過,若與今年1月份的7176元相比,則已累升16%。相對近月備受追捧、實用430方呎以下的新界細價樓,同期累積升幅只有10.2%,新界區大碼樓樓價走勢更為強勁。而對比香港區及九龍區之D類物業,今年1月至7月之樓價就累跌1.4%及6%,反映新界豪宅樓價跑贏市區。
小型單位首7月僅累升一成
資料又顯示,新界區實用1722方呎或以上的大單位,1月至7月累積升幅更達26%,最新平均實呎7405元,惟年初時每月成交量不足20宗,故準確性或受影響。事實上,近月市場亦有部分新界豪宅以破頂價售出,如火炭伯爵堡一幢實用3510方呎(建築4880方呎)的洋房,7月份便以8500萬元成交,實呎24217元(建呎17418元),造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新高。
豪宅升26% 惟成交少難作準
雖然新界區期內有不少豪宅新盤推售,但以差估署資料,一手成交並不會計入上述分析之內,故相信數字受一手盤直接影響機會不大。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由於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大單位之造價已不是一般換樓客可以承擔,故不排除有不少市區換樓客由市區細單位搬往新界區大單位,帶動該類物業造價攀升。
辣招重稅 賣家成本轉嫁樓價
莊氏又指,近期實用1000方呎以上的大單位應不是市場主打,不過,在辣招下,業主在賣樓時亦會把換樓之成本(如雙倍印花稅等)轉嫁於買家身上,令樓價上升;此外,在去年2月辣招推出,加上去年有新界豪宅新盤減價出售,拖累區內大單位樓價跌幅高出細單位,不排除今年該類物業樓價大升,包含著追回跌幅的成分。
不過,莊太量補充,數字與市場表現略有出入,或許與期內成交量偏低,令小部分高價成交對整體平均售價的影響性較大。
明報記者 林尚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