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憂證監逼回水 中信股價跌4%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3日 06:35
2014年09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信股份(前稱中信泰富)(0267)昨發表公告稱,已收到證監會的高院傳訊令狀及致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的通知,就該公司及5名前執行董事榮智健、范鴻齡、張立憲、李松興及周志賢,展開法律和研訊程序。集團正考量證監會的指控和申索,並尋求法律意見。由於證監會或逼令中信及前董事「回水」,觸發該股股價跌4.06%,收報14.18元,成為表現最弱的大藍籌,市值蒸發143.37億元。


市值蒸發143.37億

中信對證監會的行動並沒有太多評論,只簡單指出,正就證監會的指控及申索,尋求法律意見,及在可行及適當的情況下,適時發出公告更新信息。鑒於法律程序已經啟動,其必須遵循法律程序。其股價全日未見反彈,暫時險守14元大關,尚未跌穿27名投資者的接貨價13.48元水平。該股昨日成交5356.5萬股,較周四大增3.93倍,成交額多達7.59億元。個別中信認購輪如法興中信認購輪(14214),做價更急跌50.5%,收報僅0.485元。


瑞信發表報告指出,中信股份市價相對資產淨值折讓14%,為其眾跟進中的大洋行股中,折讓最少者,其盈利可見性較弱,較缺少可以將價值貨幣化的催化因素。因此只要有負面新聞見報,將壓低該股。


瑞信摩通維持評級

有關中信被證監會追究的消息,更引發該股股價下跌。其維持對該股「中性」評級,目標價則為12.75元,較27名投資者的接貨價為低。按其給予的目標價計,相對資產淨產折讓幅度為26%。


摩根大通則認為,中信股份及多名前管理層在2008年炒燶外匯案後遺症再度浮面,涉及投資者款項19億元,儘管消息負面,但是若因此引發該股的債券價格下跌,反而提供機會予投資者,原因是有關消息並非新聞,同時涉及投資者款項相對整個集團並非明顯。該行維持中信股份「優於大市」的評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