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下稱大聯盟)設立熱線電話,呼籲學生、家長、社會人士舉報中學醞釀的罷課情况,教育界指摘熱線之設立和運作,有如文革式批鬥,製造分化,反彈強烈程度甚為罕見。大聯盟舉報熱線的政治性質和操作,會搞亂學校管理,學校與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會因此出現互不信任景况,這是對學校和諧環境的根本破壞,影響極其深遠。教育局對此不能含糊其詞,應該清晰明確表達對大聯盟舉報熱線的立場,使中學(包括官立和資助中學)就如何處理大聯盟之介入校政,知所遵循。
熱線有蒐集情報實質
使人震慄與忐忑不安
大聯盟舉報熱線的運作,會要求舉報者具名提供涉及的學校名稱、學生或教師的名字,大聯盟取得兩個獨立資料,經核心成員分析,確認是極有可能的事實,具體將如何處理,在引發教育界強烈反彈之後,大聯盟有不同說法。即使大聯盟在蒐集和處理資料,合理地游走於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可避過法例規管,不過,舉報熱線大框架仍然是收集罷課資料,最少包括學校名稱、教師、學生等名字,會否還涉及其他資料,尚待觀察;另外,大聯盟雖云不透露任何人的名字,但是以此事之情報蒐集實質,這些「名字」最終會如何處理,會否在「情報機關」之間流轉,大聯盟有必要清楚交代。
教育界對大聯盟設立舉報熱線,有稱之為情報熱線,有指為白色恐怖熱線。警方和廉政公署等執法機構,都有電話熱線之設,目的為接受市民舉報罪案;大聯盟公開地以蒐集情報為目的之電話熱線,與罪案無關,而是為政治爭議蒐集情報,此乃香港歷來所無,是新鮮事物。有政治目的的情報蒐集,其性質就滿含使人忐忑不安、震慄的元素。
可以預見,大聯盟的舉報熱線對學校管理,會帶來嚴重滋擾以至衝擊。這類完全開放的舉報操作,對學校至少帶來兩方面影響。首先,即使校內真有相關罷課事態,校方接到大聯盟轉來的舉報之後,應該怎麼處理;有一些舉報,不排除可能涉及私人恩怨成分,藉此報復,滋擾「仇家」。諸如此類情况,會使學校產生一定混亂,對學校管理會帶來滋擾。另外,舉報熱線會使校園內衍生信任危機氛圍,學校與教師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將會處於互不信任狀態,校園上下互相猜疑、互相防範,使得本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同窗情誼,會發生根本變質。數十年前文化大革命對校園生活的破壞,完全有可能在香港重演。
真正愛護香港、愛護學生的人,都不會讓有政治為目的蒐集情報的舉報操作,移植來香港,大聯盟這樣做,從任何角度都看不到如何有益於香港與校園,只會帶來極壞的影響和破壞。此事還有可能挽回的機會,就是教育局的取態。
大聯盟公布設立舉報熱線之後,教育局回應傳媒查詢,只是含糊其詞,並無明確清晰立場,包括教育局會否接納大聯盟提供的情報;教育局若接納罷課情報會如何處理;學校是否要理會大聯盟提供的情報並交代如何處理;被大聯盟舉報參與罷課活動的師生,校方和教育局將如何看待等。種種情况,困擾着學校與廣大師生。另外,不少市民也關注這種蒐集情報的熱線電話,會否就此扎根落戶香港。基於上述種種情况和疑團,教育局必須對舉報熱線清晰明確表達立場,使教育界知所遵循,廣大市民也可以藉此研判香港將可能出現怎樣的管治機器。
大聯盟繼續撕裂社會
教育局應就熱線表態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了政改框架之後,若政改爭議是一場鬥爭,則中央已經處於明顯優勢,建制陣營推動政改之策略,應該是以已有強勢,修補裂痕,盡量團結社會各界(包括泛民人士、學生等),爭取落實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但是大聯盟的舉報熱線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單製造人與人之間猜疑和不信任,實際上進一步撕裂社會,強化泛民與建制陣營的對峙,甚至仇視局面,對於落實普選,看不到有絲毫積極正面作用。
中學生即使參加罷課活動,不涉及違反法例,只關乎校規,若屬校規,學校有既定機制和規定處理,以本港教育體系之完整、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完全有能力、有可能處理好學生參與罷課活動的事,大聯盟的政治介入,只會添煩添亂,這是教育界強烈反彈的原因。
另外,中學生也有表達自由,普選也與他們息息相關,在關乎民主進程的重要關鍵時刻,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是否參加抗爭行動,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學校需要做的是對學生予以客觀引導,做到平衡教學,使他們知道罷課的利弊得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須得到家長同意,則這樣的學生運動,可以豐富學生的公民知識及培育學生對核心價值的堅持和尊重。放在這個框架檢視罷課與學生的關係,若處理得好,這是昇華學生質素的契機,值得珍視。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熱線有蒐集情報實質
使人震慄與忐忑不安
大聯盟舉報熱線的運作,會要求舉報者具名提供涉及的學校名稱、學生或教師的名字,大聯盟取得兩個獨立資料,經核心成員分析,確認是極有可能的事實,具體將如何處理,在引發教育界強烈反彈之後,大聯盟有不同說法。即使大聯盟在蒐集和處理資料,合理地游走於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可避過法例規管,不過,舉報熱線大框架仍然是收集罷課資料,最少包括學校名稱、教師、學生等名字,會否還涉及其他資料,尚待觀察;另外,大聯盟雖云不透露任何人的名字,但是以此事之情報蒐集實質,這些「名字」最終會如何處理,會否在「情報機關」之間流轉,大聯盟有必要清楚交代。
教育界對大聯盟設立舉報熱線,有稱之為情報熱線,有指為白色恐怖熱線。警方和廉政公署等執法機構,都有電話熱線之設,目的為接受市民舉報罪案;大聯盟公開地以蒐集情報為目的之電話熱線,與罪案無關,而是為政治爭議蒐集情報,此乃香港歷來所無,是新鮮事物。有政治目的的情報蒐集,其性質就滿含使人忐忑不安、震慄的元素。
可以預見,大聯盟的舉報熱線對學校管理,會帶來嚴重滋擾以至衝擊。這類完全開放的舉報操作,對學校至少帶來兩方面影響。首先,即使校內真有相關罷課事態,校方接到大聯盟轉來的舉報之後,應該怎麼處理;有一些舉報,不排除可能涉及私人恩怨成分,藉此報復,滋擾「仇家」。諸如此類情况,會使學校產生一定混亂,對學校管理會帶來滋擾。另外,舉報熱線會使校園內衍生信任危機氛圍,學校與教師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將會處於互不信任狀態,校園上下互相猜疑、互相防範,使得本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同窗情誼,會發生根本變質。數十年前文化大革命對校園生活的破壞,完全有可能在香港重演。
真正愛護香港、愛護學生的人,都不會讓有政治為目的蒐集情報的舉報操作,移植來香港,大聯盟這樣做,從任何角度都看不到如何有益於香港與校園,只會帶來極壞的影響和破壞。此事還有可能挽回的機會,就是教育局的取態。
大聯盟公布設立舉報熱線之後,教育局回應傳媒查詢,只是含糊其詞,並無明確清晰立場,包括教育局會否接納大聯盟提供的情報;教育局若接納罷課情報會如何處理;學校是否要理會大聯盟提供的情報並交代如何處理;被大聯盟舉報參與罷課活動的師生,校方和教育局將如何看待等。種種情况,困擾着學校與廣大師生。另外,不少市民也關注這種蒐集情報的熱線電話,會否就此扎根落戶香港。基於上述種種情况和疑團,教育局必須對舉報熱線清晰明確表達立場,使教育界知所遵循,廣大市民也可以藉此研判香港將可能出現怎樣的管治機器。
大聯盟繼續撕裂社會
教育局應就熱線表態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了政改框架之後,若政改爭議是一場鬥爭,則中央已經處於明顯優勢,建制陣營推動政改之策略,應該是以已有強勢,修補裂痕,盡量團結社會各界(包括泛民人士、學生等),爭取落實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但是大聯盟的舉報熱線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單製造人與人之間猜疑和不信任,實際上進一步撕裂社會,強化泛民與建制陣營的對峙,甚至仇視局面,對於落實普選,看不到有絲毫積極正面作用。
中學生即使參加罷課活動,不涉及違反法例,只關乎校規,若屬校規,學校有既定機制和規定處理,以本港教育體系之完整、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完全有能力、有可能處理好學生參與罷課活動的事,大聯盟的政治介入,只會添煩添亂,這是教育界強烈反彈的原因。
另外,中學生也有表達自由,普選也與他們息息相關,在關乎民主進程的重要關鍵時刻,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是否參加抗爭行動,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學校需要做的是對學生予以客觀引導,做到平衡教學,使他們知道罷課的利弊得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須得到家長同意,則這樣的學生運動,可以豐富學生的公民知識及培育學生對核心價值的堅持和尊重。放在這個框架檢視罷課與學生的關係,若處理得好,這是昇華學生質素的契機,值得珍視。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