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王自如2008年從內地來香港理工大學就讀同聲傳譯碩士學位,畢業後在醫療諮詢公司工作了2年多。他本身是電子產品發燒友,工作後買了一部iMac。為紀念這個大事,拍了一個開箱視頻上傳到優酷網上,24小時內錄得1,000個點擊,讓他興奮不已。
之後的2年多時間裏,他白天返工、晚上拍視頻。當時他對測評已有了新的視角,如果要往這個方向走,發現一個人做不到,需要對現有的視頻大刀闊斧的改革,需要更多技術,更多人去做。他看清自己對醫療行業沒興趣的,最終他辭職創業。
王自如最早是想留在香港創業,最後卻去了深圳。他說這是因為香港科技人才儲備少,人工成本太高。香港的大學雖然有計算機系,但學生畢業後大多在企業裏面負責更新安全系統等後勤工作,對於互聯網創業中需要的技術人才很是缺乏,即使有,人工也可能要內地的兩倍,且水平未必比內地高。相比之下,北京、深圳有大量的科技人才。
王自如認為,這並不是因為香港科技教育落後,而是香港本地沒有從業環境。香港的互聯網市場是依託類型的市場,跟隨國際大潮流。雖然很開放,但本土創新需求不強。不像內地,國外的很多東西進不來,市場又非常大,所以能支撐起一個大體量的互聯網市場。
之後的2年多時間裏,他白天返工、晚上拍視頻。當時他對測評已有了新的視角,如果要往這個方向走,發現一個人做不到,需要對現有的視頻大刀闊斧的改革,需要更多技術,更多人去做。他看清自己對醫療行業沒興趣的,最終他辭職創業。
王自如最早是想留在香港創業,最後卻去了深圳。他說這是因為香港科技人才儲備少,人工成本太高。香港的大學雖然有計算機系,但學生畢業後大多在企業裏面負責更新安全系統等後勤工作,對於互聯網創業中需要的技術人才很是缺乏,即使有,人工也可能要內地的兩倍,且水平未必比內地高。相比之下,北京、深圳有大量的科技人才。
王自如認為,這並不是因為香港科技教育落後,而是香港本地沒有從業環境。香港的互聯網市場是依託類型的市場,跟隨國際大潮流。雖然很開放,但本土創新需求不強。不像內地,國外的很多東西進不來,市場又非常大,所以能支撐起一個大體量的互聯網市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