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滬港通啟動在即,兩地及海外投資者均引頸以待,對中港兩地股市影響,有分析員和基金界人士均持正面態度,但短期是否可刺激股市或炒起個別板塊,則有所保留。因為內地機構投資者對港股興趣不大,要買的早已買了,海外資本亦謹慎進入A股市場。
內地投資者應早已來港投資
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昨日出席滬港通投資論壇時表示,內地機構客戶南下投資興趣非常一般,即使是用作投資境外證券的QDII額度,840億美元額度亦只用35% 。陳李認為,主要是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印象不佳,有「不堪回首」的回憶,「第一是QDII一些港股基金有關,當時在「直通車」刺激下,很多資金買在港股最高點,不少股票最後虧損了百分之五十。所以現在跟他們說可以賺錢,他們是不信的。」
第二是近兩、三年來,內地富戶及小型機構,已可很便利地來港投資,該買都買了,另一點就是即買了港股賺了錢,最後拿回的還是人民幣,未能分散資產風險。
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則認為,基金界會較謹慎,因為着眼於長線投資,加上實際操作仍有限制,坦言目前有興趣投資,但會小心觀察,相信持有相關H股和QFII額度等的機構投資者會率先入場。
「買細股賺錢易 賠錢更易」
不過陳李提醒,開通滬港通後,內地大型和藍籌企業偕受到海外資本投資者的關注,港股南下資金則鍾愛偏小股份,兩地股份交易波動性均會增加。
想尋找穩定回報的本地散戶,最好是跟隨外國機構投資者買大型A股,「買細股賺錢易,可是賠錢更易,不及買大股票來得穩當。」此外,由於買賣A股始終是隔山買牛,本地投資者獲得的市場資訊或會較內地少。
港交所表示,交易所系統亦會提供上交所的報價以供香港投資者參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