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兩地交易所昨日正式簽署協議,滬港通已轉入直路。港股在周三大升後昨日輕微回調,多間大行紛紛向投資者「教路」,高盛及中信證券均推介A股獨特概念及AH差價較大股份,瑞銀則指出,過去兩月流入A股的資金接近1500億元人民幣,反映外圍市場看好,認為A股至年底仍有5%升幅。
高盛﹕留意QFII重倉股
高盛亞洲及香港策略分析師劉勁津估計,現時市場分析A股,除了炒AH股差價及買入獨特A股外,亦應留意現時的QFII重倉股,因為QFII早已擔當「過濾器」的角色,早已被境外投資者大量持有的股份,代表市場已不擔心其公司管治會出問題。該行力推的10隻A股當中,上海機場及上汽集團便屬於QFII重倉股(見表)。
料2016年啟動深港通
劉勁津又估計,滬港通在明年會增加額度,但會在2016年才啟動深港通(見表)。他表示,若包含深圳市場,同時撤銷限額,A股及港股市場將合共打造全球第二大股市,以市值計算僅次於納斯達克。「這麼大的市場,環球投資者沒可能忽視,估計A股明年會因此被納入MSCI指數,或有210億美元被動式資金湧入。」
中信證券國際資產管理公募基金董事甄啟智則指出,香港投資者選擇A股,股息率亦是重要因素,A股也不乏有股息回報的企業。另外,部分股票業績良好,只因板塊表現差而估值低殘,都值得買入,例如保利地產、貴州茅臺等。他預測滬港通開通初期,配額在開市前時段便會瞬即爆滿。
瑞銀料A股年底前升5%
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認為,現時到年底A股仍有5%升幅,因為內地市場低估了滬港通的長期影響,事實上7月至今,流入A股的資金接近1500億元人民幣,其中境外資金估計有300億元人民幣,而港股方面在過去兩個月亦大約有1000億港元從外圍市場流入。
一年後料會擴容
「如果滬港通實行順利,相信1至2年後境外資金將會用完滬港通的3000億元額度,與此同時,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的使用率也會提高,預期屆時海外投資者可持有9000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市值。」陳李預計,滬港通在啟動一年後會擴容,包括增加額度及推出「深港通」。
明報記者 廖毅然、張聞文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