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國樑﹕東北要振興 全境闢特區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5日 06:35
2014年09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李克強內閣日前頒布了《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11年前,溫家寶內閣也做過同樣的事情。然而,今天東三省的GDP,也僅及廣東一省的九成,約等於江蘇省或山東省。發展速度亦居下游,去年除京、滬外,黑龍江墊底,吉林倒數第4,遼寧低於全國平均值。今年更不樂觀,全境經濟繼續滑坡。


現實是痛苦的,振興東北已陷入困局,沒有全新的顛覆性思維難有突破,研究國家戰略的專家設想,將全東北闢作一個大特區,或能走出死胡洞。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是有歷史依據,也具有現實意義。


無王管特殊地位三時期興旺

東北歷史上曾出現三個興旺時期。第一個興旺時期是所謂「闖關東」時期,晚清東北開禁,關內大量人口遷入,開荒種植,發展畜牧,開採金礦,東北成為貧民改變命運的聖地,也吸引冒險者到來闖一番。清政府的政策是放任自流,不規管、不徵稅,讓其自生自滅。奇怪,東北不但自給有餘,民間採金還解決了清政府的軍費困境。


第二個時期可稱之為喪失主權時期,包括偽滿時期。日俄資本湧入,修鐵路,開礦山,建電站,東北開始出現現代工業和城市。這兩個時期「無王管」的東北與特區無異。


第三個時期是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將蘇聯的援助大部分都投向東北,造就了東北史上最繁榮的時期,單遼寧一省的工業產值,就曾經達到全國五分之一。


資金還是其次,高峰時,東北集中了中共三分一的中委和三分一的政治局委員,東北區政府主席高崗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總理周恩來也不過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毛澤東還要親筆寫信給高崗,和他研究東北政務。當時的東北,是東北自己說了算,因而是比特區還特區。今天振興東北,不值得借鑑嗎?


海陸空交通環境皆有發展優勢

東北與俄羅斯、蒙古、朝鮮(北韓)接壤,與日本、韓國(南韓)隔海相望。陸上新、舊口岸眾多,海路相連也便捷,空運航線到美加也最近。在全球化的今天,東北的區位優勢比中國任何一個區域都明顯,但據有關研究,目前東北的開放程度卻是全國最低的,是地方不作為還是中央不放權?還是兼而有之?


東北位處高寒地帶,有近似太空的自然環境,很多新興產業都適宜在當地生產,加上有廣闊土地,已經很完善的交通設施,全面的技術人才,非常有利企業間的大協作,都是東北將來成功的有利條件。


振興東北,國家除了徹底放權外,還要給予特殊的稅務優惠,至少要倒退回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對廣東實施的稅務政策——固定稅額若干年不變,以讓地方積累財力。只要有稅務優惠,單是由國內湧入東北的資本便足夠推動東北的發展。


宜徹底放權 予特殊稅務優惠

東北四省區(應將內蒙東部劃入東北,見圖)有147萬平方公里,為日本的4倍,有1.3億人口,與日本相當,隨着東北開發,人口可再增加50%至一倍,如此規模的東北大特區,20年後GDP超越日本完全無問題。屆時,華東追上美國,華南加西南追上西歐,華北加西北超越東歐和俄羅斯,那才叫是「中國夢」。但還不值得驕傲,因為那時的中國人均GDP仍達不到西方的人均水準,原因是中國人口比這些國家的人口總和還要多。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