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黎蝸藤﹕為什麼泛民應接受袋住先?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3日 06:35
2014年09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大在周日通過的香港政改草案是一個門檻極高假普選方案。假普選對民主派來說難以接受,但現實是中央無可能對此低頭,而泛民只剩下在立法會否決的選項。在此前提下,我認為:在盡可能爭取有利條件之下支持假普選也並非對香港民主完全不利。


從正面來看,假普選儘管是假的,但與2012年的選舉方案比較亦並非毫無進步之處。從制度來說,2017假普選方案在提名門檻上是嚴重倒退了,從八分之一升到二分之一,完全封殺了反對派的入圍可能。但是從另一面看,儘管這樣的提名方式導致假普選,但在選舉階段的確是由所有合格選民投票的「普選」,比1200人小圈子選舉是一個進步。從實踐來說,中央可以操控1200人的小圈子選舉,但卻不能自如地操控普選的最終結果。因此泛民儘管在兩種方案下都沒有機會當選,但在2017選舉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通過提委會推舉出來的兩三個候選人可想而知都會是建制派的人,但建制派內部之間也存在很多派系。幾乎可以肯定,最終的候選人不會完全來自同一個派系,因為中共也要平衡各個派系的利益。如2012選舉一樣,這些派系間的矛盾在選舉過程中還可能進一步激化,這就有泛民在選舉中發揮影響力的空間。


被提名的人可能都是泛民所說的爛橙,但他們在爛的程度上還會有分別。建制派中有激進的港共,也有溫和派。儘管在最終聽阿爺話這方面一致,但向阿爺主動獻奸計的人與還能幫香港說幾句話的人是有關鍵不同的。泛民應該意識到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的道理。比如董建華時代,大家都覺得董建華是最差的,但是如果現在把梁振英和董建華放在一起,泛民對董建華恐怕會一面倒的支持。


在香港,泛民有選民過半數的支持,對最終的選舉結果可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這至少會為香港人帶來兩個好處:第一,把激進建制派選下去,換上相對支持民主的溫和派。第二,選舉中候選人的政策需要迎合選民的意願而修改。泛民可以利用這一點在選舉過程中推動自己的議程。儘管選舉時的承諾不乏空頭支票,但是空頭支票也比沒有支票好,因為當選的特首有着政治道義上的責任。


否決令爭取民主陷簡單重複

從反面來看,如果泛民最終否決2017普選,會對香港的民主帶來更為嚴重的負面影響。首先,所謂中央真心實意推動香港普選是誰都不會相信的假話。中央之所以還一直在提假普選,只是「不好意思」對幾年前白紙黑字的決議完全不認帳。如果香港不接受假普選的方案,中央樂得把責任推到泛民頭上。


第二,這次假普選通不過,以後就更加沒有理由推普選了。因為中央可以說,2010年作出的承諾,中央已經實踐了,是香港自己否決的。既然香港自己不要,以後也不必再給。至於以後的「循序漸進」,最多不過在選舉委員會人數上做做文章。每次加400人,對香港的民主進步又有何意義?


第三,如果2017年特首普選無法通過,那麼2020年立法會普選也就根本不可能。因為中國在2010年已規定要先有特首普選,再有立法會普選。我一直認為2020的立法會全面直選應該是民主派努力爭取的現實目標。可惜泛民從一開始就被政府牽着鼻子,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2017選舉之上,而沒有把兩選舉掛鈎,通過對2017的讓步換取中國對2020選舉的實質性承諾。現在再爭取為時已晚:以前爭取可能換得實質性的讓步,現在爭取最多只有模棱兩可的口頭承諾。


第四,否決普選將會令香港爭取民主陷入簡單重複中。回歸17年來,香港政治的爭議一直以政制發展為核心。多年來一直處於遊行爭取民主,中央給出有限讓步的循環之中。可以預期,如果否決了普選,香港以後政壇的發展還會簡單地重複。對民主發展來說,這種簡單重複只會令香港民主的發展陷入愈來愈讓人絕望的死循環之中,令參與民眾喪失信心和熱情。相反,每人一票的投票環節可以激發人民參與民主的熱情。


有很多人擔心,如果把這個假普選的方案「袋住先」,那麼以後就無法進一步完善了。這個擔心是非常現實的。幾乎可以肯定,在政治氣候不變的前提下,中共一定可以用這個藉口來拒絕「完善」假普選。但同時也要看到幾點:第一,如果政治氣候不變,本來就不指望能真普選特首;第二,否決後繼續維持小圈子選舉也不可能產生反對派的特首;第三,袋住先了,就不可能走回頭路,不會再回到小圈子選舉中去;第四,普選出來的溫和派特首能真心想香港民主向前發展的話,他還可以努力向中央爭取繼續「完善」普選制度。從歷史上看,特首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態度以及和中央的關係,對香港的民主有重要的作用(儘管不是決定性的)。


爭取民主之路是漫長的,即便走到這一步也是幾十年努力抗爭之結果。接受假普選對香港泛民政黨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也存在巨大的政治風險。但負責任的政黨或者個人,應該考慮到香港整體民主的進步,而不僅僅是政黨的利益。應該在充分表達對民主的決心之後,以務實的方式為香港民主作出承擔。


現在,中央至少在表面上還是說要落實推動普選,而民主派手頭還有票數,這是泛民最後僅存的籌碼。佔中儘管勢在必行,但不應僵持到底,而是盡早作出結束的預案。萬一到了中央撕下臉面推倒重來之際,就連一點點籌碼也沒有了。泛民應該從現實出發,不要錯過最後機會。


作者是美國維珍尼亞大學哲學博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