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經濟概念冷卻 勿輕言低撈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2日 06:35
2014年09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好淡爭持,但部分行業如濠賭、新能源等新經濟概念沽壓明顯較大。事實上,新經濟炒風自第二季以來已太不如前,概念逐漸冷卻,因此即使看好港股後市,亦非低吸首選對象。


市底連續兩日好淡爭持

恒指昨日低開39點後衝高,最多升149點、高見24,891點回順,尾市一度下跌,收市報24,752點,升10點。大市成交619億元,低於20天平均逾一成。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51比49,跌逾3%佔下跌股份逾一成半;陽燭對陰燭為50比50;市底連續兩日好淡爭持局面,但昨天沽壓明顯較大(表1)。


行業方面,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約一半下跌,其中博彩及消閒跌近2%表現最弱(表2),澳門博彩收入遜預期,濠賭股捱沽,金沙中國(1928)、美高梅中國(2282)跌逾3%(表3);與此同時,燃氣供應、新能源、軟件服務表現亦較差,形成新經濟概念受壓現象。


高盛中國新興行業指數險守升軌

高盛早前推出了中國新興行業指數(GSNEWCHN),以分析受惠中國新經濟活動的行業表現,同時創建了中國傳統行業指數(GSTRACHN)以作對比(圖)。附圖所見,傳統行業今年3月已見底回升,新興行業一直跌至5月才急彈,兩者由低位至8月高位(升幅),升幅超過兩成,但近期兩者先後回落,後者跌勢尤急,昨天失守8月低位,險守於升軌之上。


雖然目前新興行業回吐幅度尚算溫和,只是相當於升幅約23.6%,仍屬於健康調整。不過,新興與傳統行業由低位回升幅度相若,若只是因獲利回吐,沒理由新興行業壓力特別大,獲利看來並非主因。8月為業績高峰期,不少股份亦因而受惠業績理想推動股價急升,新興行業受壓更可能是盈利能力未能達市場對高增長期望而遭到沽售。


新經濟盈利估值有下調空間

隨着業績期結束,市場或重新對新興行業進行估值,甚至重組投資組合,新興/新經濟行業盈利表現不足支撐高估值,未來有陸續下調空間,對股價造成壓力,故此撈底要審慎。(不過,留意新興行業指數並不包括醫藥保健。)


[劉思明 數據尋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