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上月公布由2015學年起資助13個指定範疇的自資學士課程共940個學額,但公開大學卻大幅調升4個可獲資助課程的學費46%至86%(見表),當中護理學課程由每年6萬元加至11.18萬元,是同類自資課程中最貴。公大強調課程成本高,期望不再「睇餸食飯」去培訓學生。教協批評公大大幅加費是「益晒院校」,漠視學生利益(見另稿)。
相關學費加幅已獲教育局批准,教育局昨稱,「指定專業 / 界別課程資助計劃 」下受資助課程的學費一般參照現行學費水平釐定,如院校有需要並有足夠理據,亦可因應需要調整學費;局方審批時會考慮各方面因素,包括加費是否用得其所、扣減資助額後的學費是否仍符合學生可負擔水平。
教局批准稱有足夠理據
教育局上月公布上述資助計劃詳情,涵蓋5間院校共13個指定自資學士課程,包括公大護理學、職訓局土木工程和時裝設計、恒生管理學院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等課程。先導計劃資助3屆學生,直至他們畢業,成本較低的「非實驗室為本」課程如建築學,每名學生每年可獲資助4萬,而護理及工程等「實驗室為本」課程,則每年每人可獲資助7萬元。
原一年6萬 加至11萬
公大昨公布4個獲資助課程2015學年學費,加幅達46%至86%,當中原本6萬元一年學費的護理學,在獲得政府資助下加至11.18萬元,大增86%,扣減資助後,學生實際每年仍需付4.18萬元,只較原學費少1.82萬。至於公大其他不獲資助的自資學士課程,2015學年學費為每年約6萬元,主要跟通脹調整。
護理學過去兩個學年的學費加幅均為約一成,下學年卻大增逾八成。
公大協理副校長(學術支援及對外交流)葉耀強昨表示,早於2013年《大學發展計劃2013-2022》已訂明,會投放大量資源於數個重點課程,當中包括護理學,用以提升教學質素,措施包括增加資深教學人員、提升師生比例、改善實驗室設備等。
公大﹕實驗類課程成本高
葉強調公大課程收費水平較其他自資院校低或相若,但以實驗室為本的課程成本相當高,「若想訓練一個適合各行業又有足夠水平的畢業生,成本便要追貼所需」,而非「用一個較平的學費去訓練一個不是太適合各行業的學生」,期望新增的設備和師資對學生學習幫助更大。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