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鄒旻芳﹕「六四」真相不容扭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1日 06:35
2014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張家敏出席《城市論壇》,稱「港人對『六四真相』所知甚少」,支聯會常委何俊仁撰文呼喚良知,駁斥張氏謬論。其後,李顯聲接力撰文,企圖騎劫「六四」真相,挑戰市民底線!由於李文顛倒是非,讓六四犧牲者不能安息,即使我是青年,仍有責任回應。


回應「張三點」

一、全國政協前委員張家敏,1989年登報聲援北京學運。若認為政府當年殘殺國民是嚴重罪行,今天卻變得正確,豈非埋沒良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二、支聯會多年來努力保存八九民運歷史。若要求民間團體全面交代「六四」真相,卻放過中共掩埋官方資料和嚴禁公眾討論「六四」;這是尋求真相的正確態度嗎?


三、李顯聲暗指堅持平反的市民在「製造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即以法律或不明確行動,阻嚇言論自由。九七以還,香港經歷人大釋法、《基本法》第23條立法、打壓學術界民調和敢言的名嘴、中聯辦干政等等。直到今天,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完全演活中共製造的「寒蟬效應」。然而,支聯會、天安門母親運動、六四舞台等民間團體以展覽、教育研討、音樂、話劇及社會行動形式,推動市民認識歷史、追求民主與自由。我們亦不斷在公民社會的激辯中奮進及自省。若說我們是「洗腦一言堂」,那媚共組織是什麼?中共是什麼?只許州官放火的人,可信嗎?


回應「李四點」

一、1989年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四二六社論」,將「反貪腐、反官倒」的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當年學生冀政府收回「動亂」定性,但政府拒絕。而今,李聲稱「從未指出學生在搞動亂,從未指要對學生秋後算帳」。敢問李氏,「四二六社論」是指誰「動亂」?中共又為何不肯收回「社論」?李氏如何回應一眾被秋後算帳的學運參與者及死難者家屬?


二、李文指學生有「絕不妥協的策略」。事實是,5月19日凌晨,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慰問絕食學生,申明「有些問題需要一個過程才能解決」。學生請趙簽字作實後,即暫停絕食。學生有誠意解決問題。然而,李鵬於翌日凌晨稱北京已陷入無政府狀態,出動軍隊戒嚴!咄咄逼人的是當權派,而不是絕食苦己的學生和市民。


三、李又聲稱學生從中央泄密渠道得到即將戒嚴消息,並以停止絕食博取輿論同情。請李提供資料來源,而非以不盡不實的「政治八卦」方式表述。


四、李用「有目擊者指天安門並無屠殺,學生和平撤離」、「坦克閃避攔阻的市民」以推論「格殺勿論」之不存在。我則反問:為何「人民英雄紀念碑」一帶滿佈彈孔?為何軍隊不讓救傷員帶走中槍學生王楠,令他失救至死,直至家人尋獲其腐爛遺體?「王維林」今日身在何處?為何軍隊使用國際違禁武器「達姆彈」?為何用坦克輾壓人民?為何殺死9歲小孩?這些若不是「格殺勿論」,難道是「皇恩浩蕩」?


討論的前提,一定不可假借所謂「學術研究」蓋過生命的尊嚴及人道立場。


「六四紀念館」鋪陳真相、呼喚良知

八九民運期間,學生領袖曾鬧分歧、李鵬賤視學生訴求、解放軍被政府欺騙對付「暴徒」、死亡人數至今仍未釐清、袁木撒謊、「王維林」擋坦克……段段真相,由倖存者、見證者及「天安門母親」蒐集整理,如今鋪陳在市民捐款建立的「六四紀念館」內,由市民閱覽,自行判斷。


研究歷史、評斷功過,必須基於事實(facts),若市民發現有史料極具參考價值而未見於「紀念館」,請從速分享;「六四紀念館」籌委會的專業成員一直認真看待史料,必定認真研習。


作者是支聯會青年組主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