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各方促廉署盡快調查挽聲譽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0日 06:35
2014年07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去年4月審計署報告揭發廉署在前專員湯顯明任內存在「拆單」及酬酢超支,以及本報揭發湯在任奢華宴請內地高官及攜女友赴公帑飯局的醜聞後,由特首委任獨立檢討委員會報告、立法會帳委會以至昨日專責委員會報告陸續出籠,至昨日,多份調查均已完成。然而,公眾最關心始終是廉署對湯顯明的刑事調查、司法跟進及一旦確證違法的制裁處分。有政界人士分析,事件披露至今已1年3個月,廉署應趁公眾對其仍該署有信心的情况下,盡快完成刑事調查,向外交代,否則最終只會損耗多年得來不易的廉署聲譽。


昨日就算建制派議員與泛民對湯顯明不當行為的評價用語有爭議,但都不約而同指出,廉署應盡快完成刑事調查,向外交代。中大政治學者蔡子強認為,「是非黑白」已很清楚,廉署應盡快完成調查,挽回廉署受損聲譽。


倘不了了之恐惹反彈

其實,昨日公布的專責委員會報告書內,9.17段落清晰提到廉署要翻查2.5萬項財政交易,包括要在600文件夾中搜尋付款紀錄及單據,專責委員會不滿意廉署拒披露這些資料,若最終刑事調查不了了之,定必引起議會及公眾的強烈反彈。


廉署雖多番強調有既定機制監察刑事調查,尤其是一些公眾關注的大案的調查進展,定必匯報監察委員會,但有關進度過去一直保密,對公眾而言,至今刑事調查進展是「零」,故廉署若在未來數月仍未能公布刑事調查進展,公眾焦點將會跌落廉署是否包庇自己人的討論,故「密密實實」的廉署定必要就此好好思量,免終令反貪聲譽嚴重受損。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