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因為兒時的回憶,有港商毅然由零售轉行搞生產,成為香港唯一一間粟米汁生產商。然而,萬事起頭難,在不熟悉行業內情的情形下,蝕足兩年。幸好,在朋友協助以及堅持之下,近兩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不但成功進駐日式百貨的超市,還即將推出高檔新產品燕窩粟米汁,以及首度在《美食博覽》中亮相!
怡加新(香港)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周建華表示,她20多年前來港,本身是雲南人。由於家鄉日照時間長,陽光充沛,遍地長滿粟米。記得小時候,外婆不時採摘新鮮粟米,磨成粟米汁給她喝,那種香甜味道令她難以忘懷。
2010年初,她回鄉探親,在一間餐廳見到有粟米汁賣,售價高達80元一渣,非常昂貴。但因為很多年沒有喝粟米汁,所以還是叫了。不料一喝之下,卻與童年回憶相距甚遠,令她大失所望。
她心想:「我求其做啲,都好過它!」既然這樣水準的粟米汁,也能賣80元一渣,若她堅持外婆的製法(新鮮及無添加),做回童年口味,生意一定更好。
於是,她先在家中試製小量粟米汁,讓子女、親友和鄰居飲用。她還帶回當時經營的童裝店,請一班熟客以及她們的BB試飲。
結果,居然人人讚好,有些親友和鄰居甚至向她說:「不如我畀錢你,你幫我做多啲!」,令她大受鼓舞。
碰巧那時商場不肯和她的童裝店續租約,她便決定投資大約65萬元,轉行生產粟米汁,並以一對子女的名字來為品牌命名,稱為「怡加新」。
不熟飲品生產 曾連蝕兩年
周建華在荃灣租下一個2000多呎的工廈單位作工場,並找來曾在製衣廠當管理工作的好友Andy幫手,在2010年4月開始投產。可是,因為缺乏生產食品或飲品的經驗,她的一腔創業熱誠,卻換來兩年的虧蝕。
首先,是她們不熟悉製作飲品的機器設備,不少硬件都曾經買錯,或者不時要維修,而花了好些冤枉錢。
其次,她們堅持新鮮及無添加,不落防腐劑等添加劑,但最初又不太熟悉消毒方法,只懂得以0至4度冷藏。於是,產品的保質期只有7日(為保險計,標籤只印上5日後),令零售商不敢大量入貨。
甚至,連在內地訂造膠樽也所託非人,第三批已幾乎所有都不能使用!總之,問題多多。
再加上產品款式太少,新品牌沒名氣,港人一向又沒有喝凍粟米汁的習慣,較高檔和大型的連鎖店或日式百貨公司超市都不願合作。「怡加新」的產品最初兩年只能夠在一些較零散的有機食品店和素食店,以及一些臨時攤位等銷售。
由於一直虧蝕,周建華曾經考慮放棄,但好友Andy不捨得,寧願入股增資,支持該公司繼續營運。但到了最艱難時期,面臨「彈盡糧絕」,周建華唯有登報再邀請他人入股。
前輩相助 執正流程
開設台灣食品店的許先生看到廣告後,登門造訪,試飲過其粟米汁之後,覺得若該盤生意就此結束,未免可惜。他表明,可以協助她們改善生產流程,而且可以先行入股,待該公司上軌道之後,再行退股。
許先生先帶她們到台灣南部,採購質素高得多的膠樽。以記者所見,「怡加新」現時採用的膠樽,的確比市面上的硬淨。
許先生又教她們使用低溫消毒法。即是將粟米汁快速加熱來殺菌,但又不到100度,避免破壞某些營養成分。
此外,還在樽蓋內加上鋁箔,以紅外線加熱樽蓋,令鋁箔受熱後緊貼樽蓋封口。之後,再將一樽樽粟米汁放進冰水中快速冷卻,然後才推入0至4度的雪房冷藏。
保質期加長 利零售商上架
經過改革之後,「怡加新」的粟米汁的保質期由7日增至大約12日。但為保險計,標籤只印上10日後。保質期長了,不論是業務員向零售商推銷上架,還是推廣員向消費者推銷,都相對較容易。
另一方面,該公司亦努力擴闊產品線。剛開業時,「怡加新」只有粟米汁一款產品,半年後再推出甘筍粟米汁。2012年中,再物盡其用,推出粟米鬚茶,還有雪耳馬蹄汁。今年6月初,再推出青檸苦瓜汁。
原來,許先生告訴她們,白玉苦瓜汁在台灣相當流行。但內地卻沒有出產台灣的白玉苦瓜,她們只能在烹調方法下工夫,希望做到接近的口味。結果,用了兩年時間來試驗,以及經許太建議加入青檸汁,才做出滿意的產品。
由於粟米在冬季時產量較少,來貨價又上升。若只造粟米汁,冬季的營業額和毛利都會被拖低。多些產品,則有助減低這個季節性因素。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怡加新(香港)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周建華表示,她20多年前來港,本身是雲南人。由於家鄉日照時間長,陽光充沛,遍地長滿粟米。記得小時候,外婆不時採摘新鮮粟米,磨成粟米汁給她喝,那種香甜味道令她難以忘懷。
2010年初,她回鄉探親,在一間餐廳見到有粟米汁賣,售價高達80元一渣,非常昂貴。但因為很多年沒有喝粟米汁,所以還是叫了。不料一喝之下,卻與童年回憶相距甚遠,令她大失所望。
她心想:「我求其做啲,都好過它!」既然這樣水準的粟米汁,也能賣80元一渣,若她堅持外婆的製法(新鮮及無添加),做回童年口味,生意一定更好。
於是,她先在家中試製小量粟米汁,讓子女、親友和鄰居飲用。她還帶回當時經營的童裝店,請一班熟客以及她們的BB試飲。
結果,居然人人讚好,有些親友和鄰居甚至向她說:「不如我畀錢你,你幫我做多啲!」,令她大受鼓舞。
碰巧那時商場不肯和她的童裝店續租約,她便決定投資大約65萬元,轉行生產粟米汁,並以一對子女的名字來為品牌命名,稱為「怡加新」。
不熟飲品生產 曾連蝕兩年
周建華在荃灣租下一個2000多呎的工廈單位作工場,並找來曾在製衣廠當管理工作的好友Andy幫手,在2010年4月開始投產。可是,因為缺乏生產食品或飲品的經驗,她的一腔創業熱誠,卻換來兩年的虧蝕。
首先,是她們不熟悉製作飲品的機器設備,不少硬件都曾經買錯,或者不時要維修,而花了好些冤枉錢。
其次,她們堅持新鮮及無添加,不落防腐劑等添加劑,但最初又不太熟悉消毒方法,只懂得以0至4度冷藏。於是,產品的保質期只有7日(為保險計,標籤只印上5日後),令零售商不敢大量入貨。
甚至,連在內地訂造膠樽也所託非人,第三批已幾乎所有都不能使用!總之,問題多多。
再加上產品款式太少,新品牌沒名氣,港人一向又沒有喝凍粟米汁的習慣,較高檔和大型的連鎖店或日式百貨公司超市都不願合作。「怡加新」的產品最初兩年只能夠在一些較零散的有機食品店和素食店,以及一些臨時攤位等銷售。
由於一直虧蝕,周建華曾經考慮放棄,但好友Andy不捨得,寧願入股增資,支持該公司繼續營運。但到了最艱難時期,面臨「彈盡糧絕」,周建華唯有登報再邀請他人入股。
前輩相助 執正流程
開設台灣食品店的許先生看到廣告後,登門造訪,試飲過其粟米汁之後,覺得若該盤生意就此結束,未免可惜。他表明,可以協助她們改善生產流程,而且可以先行入股,待該公司上軌道之後,再行退股。
許先生先帶她們到台灣南部,採購質素高得多的膠樽。以記者所見,「怡加新」現時採用的膠樽,的確比市面上的硬淨。
許先生又教她們使用低溫消毒法。即是將粟米汁快速加熱來殺菌,但又不到100度,避免破壞某些營養成分。
此外,還在樽蓋內加上鋁箔,以紅外線加熱樽蓋,令鋁箔受熱後緊貼樽蓋封口。之後,再將一樽樽粟米汁放進冰水中快速冷卻,然後才推入0至4度的雪房冷藏。
保質期加長 利零售商上架
經過改革之後,「怡加新」的粟米汁的保質期由7日增至大約12日。但為保險計,標籤只印上10日後。保質期長了,不論是業務員向零售商推銷上架,還是推廣員向消費者推銷,都相對較容易。
另一方面,該公司亦努力擴闊產品線。剛開業時,「怡加新」只有粟米汁一款產品,半年後再推出甘筍粟米汁。2012年中,再物盡其用,推出粟米鬚茶,還有雪耳馬蹄汁。今年6月初,再推出青檸苦瓜汁。
原來,許先生告訴她們,白玉苦瓜汁在台灣相當流行。但內地卻沒有出產台灣的白玉苦瓜,她們只能在烹調方法下工夫,希望做到接近的口味。結果,用了兩年時間來試驗,以及經許太建議加入青檸汁,才做出滿意的產品。
由於粟米在冬季時產量較少,來貨價又上升。若只造粟米汁,冬季的營業額和毛利都會被拖低。多些產品,則有助減低這個季節性因素。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