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文端﹕中央堅守底線 泛民勿作錯判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8日 06:35
2014年07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泛民聲稱「佔中公投」有近80萬人,又報稱七一遊行有51萬之眾,再加上自認為有「佔中核彈」在手,似乎很有底氣迫使中央在普選底線上讓步,容許對抗中央的泛民人士「入閘」。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面對管治權之爭,中央不可能容許香港特區的管治權旁落。中央堅守普選底線的立場堅定不移,泛民勿錯判形勢。


泛民心目中「第三種可能」並不存在

在泛民人士看來,普選討論有3種可能:一是在不逾越中央底線的前提下落實普選;二是泛民聯手否決,政改原地踏步;三是在泛民壓力下突破普選底線,實現所謂「真普選」。然而,泛民心目中的第三種可能是不存在的。眾所周知,關於普選,中央明確界定了兩條底線:一是法律底線,即普選須按《基本法》和人大決定辦事;二是政治底線,即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不能與中央對抗。實際上,中央的這兩條底線是「硬底線」,沒有什麼後退的餘地。這不僅是因為中央的底線都有基本法的依據,而且在於任何中央領導人都不可能承受突破底線帶來的政治後果。中央和泛民心裏都清楚,普選爭論的實質是由什麼人掌握香港特區管治權的問題,是管治權之爭。如果由不愛國愛港、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就等於香港的管治權旁落。試想:香港在國家老一輩的領導人手上回歸祖國,洗雪百年之恥,現在卻因為搞普選導致政權得而復失,哪個中央領導人能夠承擔這樣的歷史責任?哪個在位的領導人會不守住這個底線?正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7月1日回應「佔中公投」及七一遊行時所講的那樣,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依法普選的決心堅定不移,誠意不容置疑,不會因為所謂的全民投票和大遊行的規模而有所改變和動搖。


中央不怕「佔中」搞大

泛民確有一些人這樣認為:如果中央堅持底線不退讓,泛民就會聯手否決普選方案,到時,「佔中」不僅會發生,而且會搞大,香港將出現難以管治的局面,中央承受得起這樣的代價嗎?然而,如果泛民人士這樣發問,我敢保證現在的中央領導人肯定會像當年鄧小平回答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威脅中國的「災難論」那樣答覆:如果說堅持普選底線就會像泛民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其實,泛民人士應該知道,中央當然希望依法落實普選,但對泛民聯手否決已作最壞打算。對於「佔中」,中央當然不希望這種損害香港整體利益的事情發生,但即使發生,中央不會怕,就算泛民將「搞大」,中央和特區政府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一句話,威嚇中央,不會有實際意義。


有泛民聲稱的近80萬人參與「公投」,有50萬人參加遊行,是否就等於主流民意支持「公民提名」,贊成否決普選?泛民如果作出這樣的解讀,那就錯了。


泛民不要錯誤解讀民意

先看「佔中公投」的結果。「公投」中得票最高的是「三軌制」,而不是只講「公民提名」的學界方案。應該說,「三軌制」是泛民溫和派正式打破「公民提名」綑綁的重要轉折,因為「三軌制」方案,是以提名委員會、「公民提名」及「政黨提名」3種途徑,提名特首候選人,但都須得到提委會的確認,這在形式上承認了提委會是特首候選人的唯一提名機構。顯然,即使是「公投」的結果,不僅「公民提名」得到的支持打折扣,而且對提委會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再看民意調查。《明報》今年5月公布委託港大所作的民調顯示,支持提委會先揀選特首候選人的比率由去年4月份的44%上升7個百分點至51%;反對比率則由去年4月份的35%下跌7個百分點至28%。這個民調顯示:支持由提委會提名特首候選人的比率不斷上升,而且已過半數,比反對的比率差不多高出一倍。


「公投」及遊行的激情表達之後,泛民溫和派始終要回歸現實,既不要低估中央堅守底線的決心,也不要錯判期待依法普選的民意,而應返回基本法的軌道討論普選,尋求共識落實普選,莫令市民失望。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