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周六在當地出席「講華語運動」儀式時,將本港的「兩文三語」跟星洲的雙語政策作比較。他指星洲推動雙語(華語及英語)政策方向正確,因對絕大部分國民而言,要同時掌握好英語、母語和方言是「非常艱難的事」。而香港實行「英語、普通話、香港話(廣東話)」的三語政策,港人掌握語言的能力,「英語遠遠在第3位」,要求學生學好三語,只會影響他們的英語水平,甚至華語(普通話)在新加坡的長期地位。
田北辰﹕港亞太區中最全面
語常會前主席兼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他多年前曾與李顯龍父親、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敍餐,當時李光耀直指香港推動兩文三語「好進取」,因新加坡當時推行一文兩語,國民書寫中文的水平不高。田說,今天回頭看,港人中文水平或不及台灣,英文不及新加坡;但若說兩文三語,可算是亞太區中最全面,亦切合香港實際情况。
李指掌握三語非常艱難
李光耀在1979年開始推動「講華語運動」,主要希望扭轉新加坡華人因不同籍貫,而使用不同方言的習慣。李顯龍上周六出席活動致辭時說,現時華語在新加坡已經相當普及,算是成功,但有意見認為現可放寬對方言的使用,惟這想法不務實,因國民要掌握3種語言非常艱難。
葉建源:港星情况不同
他以香港為例,指香港實行3種語言,包括英語、普通話,及可當作是方言的「香港話(廣東話)」,「香港人香港話最強,華語次之,英語遠遠在第3位」,但在新加坡,放棄了方言,「注重雙語教育,讓我們得以維持好英語水平,華語水平也不錯」。他說,這是權衡利弊之後的取捨,方言的犧牲是不得已的。李認為,學好華語主要可讓國民「紮好根,保留自己的文化」,以及在「中國的崛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取得優勢。
香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新加坡可參考本港的語文政策,但若以本港作例子讓星洲的政策合理化,則未必恰當。
他解釋,星洲與香港的情况不同,新加坡因為多民族,故希望以英語作共同溝通的語言,另想發展對華貿易,因此重視普通話。而在香港,兩文三語較切合實際需要。
田北辰﹕港亞太區中最全面
語常會前主席兼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他多年前曾與李顯龍父親、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敍餐,當時李光耀直指香港推動兩文三語「好進取」,因新加坡當時推行一文兩語,國民書寫中文的水平不高。田說,今天回頭看,港人中文水平或不及台灣,英文不及新加坡;但若說兩文三語,可算是亞太區中最全面,亦切合香港實際情况。
李指掌握三語非常艱難
李光耀在1979年開始推動「講華語運動」,主要希望扭轉新加坡華人因不同籍貫,而使用不同方言的習慣。李顯龍上周六出席活動致辭時說,現時華語在新加坡已經相當普及,算是成功,但有意見認為現可放寬對方言的使用,惟這想法不務實,因國民要掌握3種語言非常艱難。
葉建源:港星情况不同
他以香港為例,指香港實行3種語言,包括英語、普通話,及可當作是方言的「香港話(廣東話)」,「香港人香港話最強,華語次之,英語遠遠在第3位」,但在新加坡,放棄了方言,「注重雙語教育,讓我們得以維持好英語水平,華語水平也不錯」。他說,這是權衡利弊之後的取捨,方言的犧牲是不得已的。李認為,學好華語主要可讓國民「紮好根,保留自己的文化」,以及在「中國的崛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取得優勢。
香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新加坡可參考本港的語文政策,但若以本港作例子讓星洲的政策合理化,則未必恰當。
他解釋,星洲與香港的情况不同,新加坡因為多民族,故希望以英語作共同溝通的語言,另想發展對華貿易,因此重視普通話。而在香港,兩文三語較切合實際需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