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紛擾多時的日本「集體自衛權」問題,經過安倍內閣作出一意孤行的決定後,正式獲得解禁。基於強化美日同盟執行力的考量,美國表示歡迎。然而,無論是日本國內輿論,還是鄰國包括中國大陸、韓國、台灣等,反對與質疑的聲音卻不絕於耳,原因是這次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決定包含了三大隱憂。
其一,繞過修憲,開首相擅自變更憲法解釋的先例。安倍主導的重新釋憲的作法最受日本國民非議,民衆擔心未來的歷任首相也可以依葫蘆畫瓢,無視過去歷屆政府繼承下來對憲法的解釋,破壞立憲主義精神。
其二,「集體自衛權」的解禁使日本即使無受到攻擊,亦可對外行使武力,成為日本和平勢力擔憂的焦點。這次解禁「集體自衛權」對日本戰後安保體制最大的意義,在於放棄了過去堅持的「專守防衛」,使日本自衛隊行使武力的範圍擴大。不難想像,未來日本因「周邊有事」而介入戰事的機率也將增加。
其三,加快修憲步伐。安倍最大的「悲願」,其實是制定「自主憲法」。戰後實施了大半世紀迄今的和平憲法,由戰後初期佔領日本的美國一手制定,包括安倍本人在內的「改憲派」認為唯有自主制憲,才能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然而,以和平勢力為主的「改憲派」則擔憂修憲後,日本將重蹈戰爭國家的覆轍。
無論是解禁「集體自衛權」,還是未來修憲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筆者以為日本逐漸擺脫由美國主導的戰後體制是遲早的問題,無可避免。重點是日本的主政者如何說服日本國民與國際社會,讓世人安心。
今天是「七七盧溝橋事變」77周年紀念日,也再次喚起了中國人的歷史傷痛,中日兩國人民如何重建和平睦鄰關係,並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員
其一,繞過修憲,開首相擅自變更憲法解釋的先例。安倍主導的重新釋憲的作法最受日本國民非議,民衆擔心未來的歷任首相也可以依葫蘆畫瓢,無視過去歷屆政府繼承下來對憲法的解釋,破壞立憲主義精神。
其二,「集體自衛權」的解禁使日本即使無受到攻擊,亦可對外行使武力,成為日本和平勢力擔憂的焦點。這次解禁「集體自衛權」對日本戰後安保體制最大的意義,在於放棄了過去堅持的「專守防衛」,使日本自衛隊行使武力的範圍擴大。不難想像,未來日本因「周邊有事」而介入戰事的機率也將增加。
其三,加快修憲步伐。安倍最大的「悲願」,其實是制定「自主憲法」。戰後實施了大半世紀迄今的和平憲法,由戰後初期佔領日本的美國一手制定,包括安倍本人在內的「改憲派」認為唯有自主制憲,才能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然而,以和平勢力為主的「改憲派」則擔憂修憲後,日本將重蹈戰爭國家的覆轍。
無論是解禁「集體自衛權」,還是未來修憲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筆者以為日本逐漸擺脫由美國主導的戰後體制是遲早的問題,無可避免。重點是日本的主政者如何說服日本國民與國際社會,讓世人安心。
今天是「七七盧溝橋事變」77周年紀念日,也再次喚起了中國人的歷史傷痛,中日兩國人民如何重建和平睦鄰關係,並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