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朴槿惠上周四(3日)達成共識,以最高層政治推動的形式,「拍板」要在年底前達成高水準的FTA(中國與韓國自由貿易協定)協定。
除了兩國經貿全面升級,中韓FTA也將在亞太地區產生連環效應,是中國對借TPP(太平洋伙伴關係)圍堵中國的美國,留戀東亞經濟雁陣構想的日本以及受困於服貿之爭的台灣所作出的無聲回應。
服貿受阻 台灣浪費競爭先機
中韓FTA時間表的敲定意味着與韓國產業結構相近、出口產品類似的競爭者台灣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事實上,新世紀剛剛到來之時,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場的佔有率還壓過韓國一頭。然而十餘年來,形勢持續逆轉。自2005年在大陸市場完成反超後,韓國積極洽簽FTA的做法,讓其在亞太各個市場的佔有率開始全面領先台灣。
雖然台灣此前也曾通過和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在與韓國的競爭中搶得先機。但受島內形勢影響,《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生效已沒有時間表,兩岸貨物貿易協定的簽署更是遙遙無期。一旦中韓FTA這一中國目前簽訂的最高水準、最大規模的自貿協定落地,韓國商品在大陸的競爭力將因為關稅減免進一步突顯,台灣將拱手讓出因ECFA而獲得的競爭優勢。
台灣媒體人陳文茜表示,中韓子貿協定中60%的產品與台灣出口大陸產品重疊,面板、石化、機械、鋼鐵都將受到衝擊,這是習主席對太陽花運動不直接但也是最直接的回應。
中韓握手 日本雁陣構想難續
台灣的擔憂或許只是中韓FTA的小插曲,中韓握手最為直接的相關方無疑是日本。
無論雙邊投資額還是貿易額,近年來中韓都開始趕超中日。2013年中韓貿易額與中日貿易額之間的差距縮小至400億美元,韓國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次超過了日本。
有機構估計,中韓FTA生效後的第一年,韓國就能夠從日本手中分走逾50億美元的對華出口。在電子和汽車等優勢領域,韓國對日本的替代效應也會逐漸顯現。這將導致日本國內經濟受到明顯拖累。
從貿易格局來看,近年來,日本一直希望維持「日本—韓國—中國」這樣的東亞經濟雁陣,並通過積極介入TPP談判掌握亞太經濟一體化的規則主導權。因此其對與中韓FTA幾乎同時啟動的中日韓FTA談判一直「消極怠工」。
相關專家指出,中韓自貿協定既是一個單獨的雙邊協定,同時也是中日韓自貿區的重要一對。此番中韓FTA落定,將有助於倒逼日本主動謀求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降低TPP在區域的影響力。
確立樣本 中國緩解TPP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也強調,中韓FTA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雙邊,而在於通過它的示範和促進作用來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韓的握手也是中國突破美國圍堵至關重要的一步棋。
分析人士表示,由於韓國與美國、歐盟、澳洲均已簽署了FTA,因此其對多邊性質的TPP並沒有實質性的依賴。而與此同時,目韓國對華出口已經超過其對外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中韓FTA簽署後,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將愈發超過美國。
內地專家直言,在這種情况下,韓國更多的將是觀望態度,或者多邊下注,「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韓國輸不起」。而伴隨着中韓FTA的推進,中國可以以此為樣本繼續整合亞太區域經濟,屆時其所面臨的TPP「合圍」壓力將會得到較大緩解。
馮其十
除了兩國經貿全面升級,中韓FTA也將在亞太地區產生連環效應,是中國對借TPP(太平洋伙伴關係)圍堵中國的美國,留戀東亞經濟雁陣構想的日本以及受困於服貿之爭的台灣所作出的無聲回應。
服貿受阻 台灣浪費競爭先機
中韓FTA時間表的敲定意味着與韓國產業結構相近、出口產品類似的競爭者台灣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事實上,新世紀剛剛到來之時,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場的佔有率還壓過韓國一頭。然而十餘年來,形勢持續逆轉。自2005年在大陸市場完成反超後,韓國積極洽簽FTA的做法,讓其在亞太各個市場的佔有率開始全面領先台灣。
雖然台灣此前也曾通過和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在與韓國的競爭中搶得先機。但受島內形勢影響,《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生效已沒有時間表,兩岸貨物貿易協定的簽署更是遙遙無期。一旦中韓FTA這一中國目前簽訂的最高水準、最大規模的自貿協定落地,韓國商品在大陸的競爭力將因為關稅減免進一步突顯,台灣將拱手讓出因ECFA而獲得的競爭優勢。
台灣媒體人陳文茜表示,中韓子貿協定中60%的產品與台灣出口大陸產品重疊,面板、石化、機械、鋼鐵都將受到衝擊,這是習主席對太陽花運動不直接但也是最直接的回應。
中韓握手 日本雁陣構想難續
台灣的擔憂或許只是中韓FTA的小插曲,中韓握手最為直接的相關方無疑是日本。
無論雙邊投資額還是貿易額,近年來中韓都開始趕超中日。2013年中韓貿易額與中日貿易額之間的差距縮小至400億美元,韓國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次超過了日本。
有機構估計,中韓FTA生效後的第一年,韓國就能夠從日本手中分走逾50億美元的對華出口。在電子和汽車等優勢領域,韓國對日本的替代效應也會逐漸顯現。這將導致日本國內經濟受到明顯拖累。
從貿易格局來看,近年來,日本一直希望維持「日本—韓國—中國」這樣的東亞經濟雁陣,並通過積極介入TPP談判掌握亞太經濟一體化的規則主導權。因此其對與中韓FTA幾乎同時啟動的中日韓FTA談判一直「消極怠工」。
相關專家指出,中韓自貿協定既是一個單獨的雙邊協定,同時也是中日韓自貿區的重要一對。此番中韓FTA落定,將有助於倒逼日本主動謀求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降低TPP在區域的影響力。
確立樣本 中國緩解TPP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也強調,中韓FTA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雙邊,而在於通過它的示範和促進作用來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韓的握手也是中國突破美國圍堵至關重要的一步棋。
分析人士表示,由於韓國與美國、歐盟、澳洲均已簽署了FTA,因此其對多邊性質的TPP並沒有實質性的依賴。而與此同時,目韓國對華出口已經超過其對外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中韓FTA簽署後,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將愈發超過美國。
內地專家直言,在這種情况下,韓國更多的將是觀望態度,或者多邊下注,「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韓國輸不起」。而伴隨着中韓FTA的推進,中國可以以此為樣本繼續整合亞太區域經濟,屆時其所面臨的TPP「合圍」壓力將會得到較大緩解。
馮其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