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4年7月2日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個凌晨。今年七一遊行後,511人因佔領中環遮打道「公民抗命」被捕,罪名為涉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及「對公眾地方造成阻礙」。這511名男女老少當中,除大家熟悉的社運人士,還有如你我般的普通巿民,有學生、打工仔、廣告人、退休人士……本報訪問了其中3人,包括住劏房的大學生、中年售貨員、患腦癇症的牧師,就讓他們道出參與這場運動的原因。
劏房女大生:母備保釋金撐留守
數百名市民於7月2日凌晨留守中環遮打道預演佔中,中大中文系一年級女生Gigi是其中之一。她曾想過放棄,更致電母親希望她「阻止」自己留守,誰知母親說﹕「社會運動一定是有代價,媽咪會攞定500元保釋你。」這名住劏房的單親母親不是望子成龍的典型港媽,她在女兒半途放棄前善意勸止,要她體會社運的代價。
母離婚要養家 始知社會不公
現年19歲的Gigi,雙親3年前離異,自此她跟隨母親生活,居於深水埗約百餘呎劏房。她說,逾50歲的母親以往不關心時事,認為社會運動是「搞事」,但自從要獨力工作養家後,「發覺出來捱世界好辛苦」,從加租、加價等體會到社會的不公平,漸漸諒解女兒參與社運,甚至變為支持。七一當晚,答應友人會留守的Gigi,回家洗澡後曾打算「瞓覺好過」,母親卻催促她出門。「我會被拉㗎喎!」、「不要緊,我保(釋)你」,母親一句話有如強心針,支撐她留守至天明。
兩同伴離場 感恐懼電母親
讀中文系的Gigi曾獲青年文學獎,受同樣被捕的寫作班導師洪曉嫻影響,深信關心社會的人才能寫出好文字,但她非社運中堅分子,第二次參加七一遊行就決定公民抗命,難免有點恐懼,當晚坐在遮打道,4名同伴中有兩人突感害怕提早離場,其後眼見留守者逐批被抬走,Gigi忍不住致電母親,心裏其實想母親「阻止」自己留守,但其母說﹕「社會運動一定有代價,媽咪會攞定500元保釋你,唔建議你走。」
於是她留下與其他人手挽手,至清晨7時半被抬上旅遊巴。旅遊巴上的被捕者大多是大學生,Gigi對一名50餘歲患糖尿病的婦人印象深刻,當時婦人因尿急致臉脹紅,向警員稱「不介意上手銬,但先要上廁所」,但警員遲遲未有反應,「搞到她一直喊」,最後全車人起哄,等了45分鐘警員才讓她上廁所。
Gigi其後與婦人聊天,發現對方是首次遊行的小市民,因擔心警察對學生不利,獨個兒主動留守。
退縮前想起中大校慶劇《教授》
一整夜,Gigi憶起中大50周年舞台劇《教授》最後一幕,就讀法律系的男主角參加社運被捕,為前途而轉做污點證人指證同行的同學及導師。Gigi坦言一度想為前途而退縮,「但不知會否因為這一刻的舉動,令很久之後的我怨恨自己」。
同樣是大學生,有人投入社運,有人安分讀書,一夜經歷令她確信沒理由獨善其身、隔岸觀火,而選擇用行動體現大學價值。
明報記者 梁杏怡 黃熙麗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