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18點,收報23,531點,成交金額565億元。大市急升後整固,成交減少,是很正常的現象,綜觀整體市况更加是牛氣冲天,資源股連續第二天爆上,內房股亦起動,就連航運股亦多數大升逾3%,避開風險態度相當積極。全市升跌比約為2:1,52周新高和新低股份數目分別為81隻及16隻,動力依然甚強。美國ADP私人市場新增職位數目高達28.1萬份,遠勝預期,執筆時尚未有非農數字,但聯儲局主席耶倫隔晚已率先為低息護航,數字強弱均無礙寬鬆政策,投資者仍會繼續追回報。
環球股市繼續在泡沫論中上揚,當前擔憂泡沫的似乎漸成主流,例如代表全球央行的國際清算銀行(BIS),6月底就警告當前異常亮麗的金融市場,與疲弱的經濟已經脫鈎,更直言在全球經濟還未完全恢復的時候,資產泡沫已經開始形成,呼籲各國及早收緊政策,以免日後資產泡沫和通脹到來而經濟又未復蘇時,各大央行被迫採取順周期措施,令經濟雪上加霜。
耶倫拒加息遏泡沫 美股破頂
然而市場並不怎麼理會,耶倫隔晚在IMF發表演說時繼續為低息政策護航,強調即使資產價格高企,仍會維持量寬措施,不會以加息降低金融市場泡沫風險,意味當局的資產負債表復蘇政策會堅持到底,深信最終可令實體經濟重拾動力,美股再破頂,道指逼近17,000點的歷史性關口。
論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相對於當前與2007年高位看齊的美股估值,兩者明顯脫鈎,但在環球放水的背景下,無風險利率被壓持續低,亦令高估值變得合情合理。例如2007年時的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達到5.5厘,現在才2.5厘、2.6厘,相同的未來現金流折讓成現價,當前水平亦理應高於2007年。
另外,最近的一個變數是中國。上證報昨日報道,4大行6月份存款急增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多增近萬億元,全國計算更可能急增達3萬億元。新增貸款方面,四大行估計約2900億元,全國則達9500億元,過萬億元亦不為奇。分析指四大行存貸款多增與額度、貸存比等監管約束放鬆有關,存款增長顯著快於貸款增長,則一方面反映了財政撥款力度的加大,另一方面顯示同業監管實質性放鬆。
內地政策轉向 吸引資金東來
6月份外匯佔款尚未公布,但無論如何,亦不大可能支持存款急增達3萬億元。這可能意味貨幣發行制度正悄悄地轉變,但更可能是中央正在印錢,或者默許同業業務再度起飛,紓緩中小型金融機構的資金荒,以及為地方項目提供融資。近日就報道全國準備上馬的項目,涉及金額高達10萬億元。因此,在流動性意外回升支持下,以往的高啤打值板塊,內房、資源和航運股齊齊起動,新經濟的光伏、科技等亦見強勢,上證指成交額亦連續6日上升。當全球唯一採取不寬鬆政策的中國亦轉向,很自然會引來環球資金來逐利。在這情况下,港交所(0388)是捕捉資金東來、市况回暖的穩健之選。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