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第一次到香港是20多年前,這些年也接觸了一些香港官員。我感覺,香港官員更像「吏」,就是那種做事的,服務的,操作型的。而內地官員才叫官呢,就是那種會講演的,會做騷的,會發動群衆的。而沿海,尤其是廣東官員,更接近香港,於是比內地官員當更為務實。誰想,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出事了,大家挖掘出他的雷人言行,我才知道我錯了,沿海官員也是官。
不諳游泳 操練半月渡珠江
萬慶良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成為中國一線大城市主官,且被視作接任廣東省長的熱門人選。按理說,官做到這個位置,理應人情練達,知曉什麽重要,什麽無所謂。但恰恰許多不重要,甚至是負面的東西,萬慶良卻玩得高興,孜孜以求。
比如游泳。有報道說:2011年7月,在有2000人參加的2011年廣州橫渡珠江活動上,時任市長的萬慶良首次參加,一舉奪得第二名,冠軍則是時任市委書記張廣寧。萬慶良此前並不會游泳,只是「為了兌現之前曾許下的要和市民一起渡江的承諾」,總共用了15天操練便成功渡江。從一點也不懂,到一游800米,官方報道說,「這得益於萬市長的運動天賦,也歸因於萬市長的堅強意志,讓人非常感動」。
連3歲小兒都知道,市長幹得好,與會不會游泳沒關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萬慶良官當大了,於是臆想自己萬能?
萬慶良的故事還有很多。另一個故事是:2011年1月,在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分組討論中,萬慶良自揭「工作20多年沒買房」,說觀念要轉變,從有住房變成有房住,「我現在住的是市政府宿舍,在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每月交租600元,當然,政府會補貼一部分房租」。
珠江帝景江景房當年每平方米單價已近4萬元,130平米的房子月租逾4000元。萬慶良這是唱的哪齣戲?是公告自己佔公家便宜?曝光自己腐敗?不至於這麽傻吧?從善意的角度說,萬慶良可能真不知行情,不會藏拙,他可能多少年都沒上街買東西了。
「600元豪宅」脫離現實
內地官員喜歡被表揚的不止一個萬慶良。今年1月1日,鄭州電視台記者在地鐵裏遇到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就跟着拍攝採訪。記者強調,這是「偶遇」。報道中提到,吳天君坐地鐵是因擔心開會遲到。這一說法立即招來諷刺:「原來坐地鐵不需擔心遲到和堵車,難怪平時大大小小的領導都是為了忍受堵車的痛苦而寧願自己去坐專車,把方便讓給群衆,結果滿地鐵都是群衆了,真高風亮節啊!」
離奇的是,1月7日,廣州市長陳建華、副市長歐陽衛民搭地鐵往市委大院參加會議。同一天,廣州市分管環保的常務副市長陳如桂也搭261路公車,廣州市環保局長楊柳也步行參會——這些都被《南方都市報》記者一一「偶遇」了。
親民報道反成荒唐笑料
也許,這些領導上街都有合乎邏輯地方,但叫媒體一鬧就荒唐了,領導真是被記者糟蹋了。
多年前,一領導履新,春節前視察市場供應。電視台這樣報道——在北京東安市場,領導在玻璃櫃枱上推着一個折疊着的不鏽鋼行李車問:這是拉小孩的嗎?答:不是,是拉行李的。領導問:這是進口的嗎?答:不是,是國產的。記者想幹什麽?難道想讓全國人民認為領導弱智嗎?
還有一件事:這位領導下鄉慰問農民,看到一農民大娘患白內障,送她一牀被子及若干鈔票。這新聞被安徽一醫生看到,跑來給大娘做手術。報道說,手術後,大娘是在自己家裏揭開紗布的,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領導送的被子。也許,領導沒想讓大娘「偶遇」被子,甚至那醫生也沒那麽功利,但被當地官員和媒體給「毁」了。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