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有報道指出香港城市大學將計劃出售其專上學院,並已找到兩個潛在賣家。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其實早在去年11月的時候,大學校董會已有商討,當時筆者是校董會學生校董,故有參與有關議題的討論。然而,當時校董會主席胡曉明表示計劃屬初步階段,還有很多討論空間。半年過後,想不到賣盤一事原來已發展到如斯地步。在沒有公開諮詢全體師生的情况下把專上學院變賣的決策令不少城大師生及舊生感到詫異。
反對教育商品化 師生不是商品
是次變賣轉讓管理權在商業活動層面上是絕無問題的,但正是如此,城大把是次轉讓計劃看成一宗商業交易,才令我們感到教育商品化的問題更趨嚴重。買家會因應院校本身的教學設備以及資源,師資質素和口碑等等因素作出價考慮,師生頓時成為了有明碼實價的商品。此外,大學在決定出售專上學院一事上,根本沒有理會師生們對計劃的接受程度及意見,然而師生卻是代表着整個城大專上學院的主體。今天大學為了發展可以不顧專上院校全體師生的利益,他日同樣的情况也可能會出現在本部。
值得一提,若城大成功割賣旗下的專上學院,將會成為全港首宗大學割賣專上學院的個案,屆時只會令教育商品化問題繼續惡化,更甚會出現某一集團壟斷市場的局面。現時香港政府沒有法例規管專上學院的收生及收費,可預見倘若專上院校市場被壟斷,受影響的一定是學生們。
交代師生安排 確保教育質素
出售專上學院亦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包括院校設施使用權、教職員的工作安排、課程的認受性以及畢業後銜接學位的安排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妥善處理,以及有周詳的安排,否則是次變賣,將會嚴重剝削師生以及有意升讀城大專上學院的中學畢業生的權益,甚至對剛入讀的學生有「過橋抽板」之嫌。
近年大學趨向以短期聘約即合約制,取代實任制來聘請教師,年期由1至3年不等,期滿後再需要續約。現時城大專上學院的大部分教職員皆為合約制員工,如果賣盤成事,是否代表這班教師們將面臨不獲得續約的情况。城大若不及時出來回應有關質疑,只會令這股憂慮的氣氛滿佈整個專上學院,極有可能出現「離職潮」導致整個院校的士氣變差,直接影響教育質素,最終受害的亦只會是學生。
此外,現時完成專上學院課程後的畢業證書是由「香港城市大學」所頒發,並由城市大學校長所簽發。轉讓至其他大專院校或辦學團體手上,所頒發的證書會否出現認受性下降的問題呢?這是其中一個關於賣盤一事的憂慮。
校董會黑箱作業 決策欠透明
校董會決策欠缺透明度,漠視師生知情權,是最令人感到不滿的地方,出售專上學院絕非一宗普通的校政問題,而是直接影響各個持份者的一個重大決策。因此,整個程序應在陽光底下進行,必須公開諮詢各持份者,包括老師、學生、畢業生以及所有相關的教職員。
2012年,城大在沒有任何諮詢下削減所有自資銜接學位課程惹來教育界極大迴響,最終在一片反對聲音下大學決定延遲兩年推行計劃。事隔兩年,大學不但沒有汲取教訓,更變本加厲地在不公開的情况下,打算來一招快刀斬亂麻,將專上學院割賣。如非傳媒揭發事件,所有的師生們都會被蒙在鼓裏,可能要到城大專上學院易名為「某某大學專上學院」時才發現這個政策的存在。
現時城大專上學院有近7000名師生,而且目前學院總資產達約9億元,因此賣盤一事並不能草率進行,必須要廣泛諮詢,並協調各持份者之意見。筆者並不希望大學一意孤行,罔顧師生利益及感受,繼續在不公開地進行決策。否則,城大師生們必定會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不讓教育淪為商品。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前學生會會長、
城大變賣專上學院關注組成員
反對教育商品化 師生不是商品
是次變賣轉讓管理權在商業活動層面上是絕無問題的,但正是如此,城大把是次轉讓計劃看成一宗商業交易,才令我們感到教育商品化的問題更趨嚴重。買家會因應院校本身的教學設備以及資源,師資質素和口碑等等因素作出價考慮,師生頓時成為了有明碼實價的商品。此外,大學在決定出售專上學院一事上,根本沒有理會師生們對計劃的接受程度及意見,然而師生卻是代表着整個城大專上學院的主體。今天大學為了發展可以不顧專上院校全體師生的利益,他日同樣的情况也可能會出現在本部。
值得一提,若城大成功割賣旗下的專上學院,將會成為全港首宗大學割賣專上學院的個案,屆時只會令教育商品化問題繼續惡化,更甚會出現某一集團壟斷市場的局面。現時香港政府沒有法例規管專上學院的收生及收費,可預見倘若專上院校市場被壟斷,受影響的一定是學生們。
交代師生安排 確保教育質素
出售專上學院亦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包括院校設施使用權、教職員的工作安排、課程的認受性以及畢業後銜接學位的安排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妥善處理,以及有周詳的安排,否則是次變賣,將會嚴重剝削師生以及有意升讀城大專上學院的中學畢業生的權益,甚至對剛入讀的學生有「過橋抽板」之嫌。
近年大學趨向以短期聘約即合約制,取代實任制來聘請教師,年期由1至3年不等,期滿後再需要續約。現時城大專上學院的大部分教職員皆為合約制員工,如果賣盤成事,是否代表這班教師們將面臨不獲得續約的情况。城大若不及時出來回應有關質疑,只會令這股憂慮的氣氛滿佈整個專上學院,極有可能出現「離職潮」導致整個院校的士氣變差,直接影響教育質素,最終受害的亦只會是學生。
此外,現時完成專上學院課程後的畢業證書是由「香港城市大學」所頒發,並由城市大學校長所簽發。轉讓至其他大專院校或辦學團體手上,所頒發的證書會否出現認受性下降的問題呢?這是其中一個關於賣盤一事的憂慮。
校董會黑箱作業 決策欠透明
校董會決策欠缺透明度,漠視師生知情權,是最令人感到不滿的地方,出售專上學院絕非一宗普通的校政問題,而是直接影響各個持份者的一個重大決策。因此,整個程序應在陽光底下進行,必須公開諮詢各持份者,包括老師、學生、畢業生以及所有相關的教職員。
2012年,城大在沒有任何諮詢下削減所有自資銜接學位課程惹來教育界極大迴響,最終在一片反對聲音下大學決定延遲兩年推行計劃。事隔兩年,大學不但沒有汲取教訓,更變本加厲地在不公開的情况下,打算來一招快刀斬亂麻,將專上學院割賣。如非傳媒揭發事件,所有的師生們都會被蒙在鼓裏,可能要到城大專上學院易名為「某某大學專上學院」時才發現這個政策的存在。
現時城大專上學院有近7000名師生,而且目前學院總資產達約9億元,因此賣盤一事並不能草率進行,必須要廣泛諮詢,並協調各持份者之意見。筆者並不希望大學一意孤行,罔顧師生利益及感受,繼續在不公開地進行決策。否則,城大師生們必定會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不讓教育淪為商品。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前學生會會長、
城大變賣專上學院關注組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