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團體轟公屋4人單位不足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1日 21:38
2014年07月01日 21:3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公屋輪候時間問題。有團體關注4人家庭單位不足,導致有申請者輪候接近7年仍未上樓,質疑房委會平均3年上樓的計算方法誤導。運輸及房屋局承認,4人家庭的單位供應不足,未來會增加興建,希望能夠紓緩問題。根據運房局去年向立法會提交的資料,由2013/14年度至2016/17年度的4年內,將興建約6.6萬個公屋單位,當中可供4人或以上居住的兩睡房單位,預計約1.07萬個,佔約16%;而可供3至4人居住的一睡房單位則有2.6萬個,佔39%,是各類單位最多。

當局文件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上有1.92萬宗家庭申請個案是輪候超過3年仍未獲配屋,當中4人家庭個案有8300宗,佔整體逾43%;5人或以上家庭亦有2300宗,佔近12%。

有輪候7年仍未上樓

社協幹事戚居偉表示,4人家庭獲配屋的數字特別低,曾接獲個案,有4人家庭輪候公屋接近7年仍未上樓,認為當局低估公屋輪候時間,批評房委會計算平均輪候時間,只將過去1年獲安置的申請者計算在內,但沒包括正在輪候的11萬人,質疑政府能否履行3年上樓承諾。

公屋聯會副主席文裕明亦批評,現時房屋署計算平均輪候時間欠透明度,認為應以申請人申請至入伙計算,而非以首次配屋時間計算。香港房屋政策評議會代表劉加譽則指出,目前約有11萬名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但每年僅有約2000個配額,即使房屋署今日不接受新申請,仍需50年才可消化,等同「上樓無期」,認為政府必須增加配額。

運房局﹕將增建4人單位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王天予承認,4人家庭單位供應不足,當局去年調查顯示,3至4人家庭的單位,以及市區或擴展市區的單位都有較多人申請,未來房委會將增建4人單位,盼能紓緩問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