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市海淀法院公開資料顯示,樂視網起訴小米公司的小米盒子盜播10部影視作品的案件日前進行了宣判,法院裁定當中7部電視劇涉及侵權,小米盒子須承擔連帶責任,判決小米公司賠償樂視網損失15萬元(人民幣•下同)。有學者認為,此案判決有指標作用,未來包括小米盒子在內的各類型「盒子」,都有機會遭索償。
小米盒子過去也曾先後被湖南衛視、優酷等指控侵權,但今次是其首次敗訴的案件。法院的判決書認為,小米公司雖然只提供硬件和技術服務,但以提供大量正版影視作為主要宣傳內容及用作提供收費服務的賣點,故應對影視侵權承擔部分連帶責任。例如樂視享有《甄嬛傳》電視劇獨家網絡播影權,但小米盒子向公眾提供點播服務,侵犯了樂視的合法權益。
小米官方則在裁決後發表聲明回應,重申小米盒子與官方中國網絡電視台旗下的iCNTV有合作,故接入視頻內容合法合規,反而從iCNTV方面了解到,其已經終止與樂視的牌照合作關係,僅有內容合作關係。公司會與iCNTV研究判決結果,決定是否上訴。
須賠償樂視15萬人民幣
代表樂視的律師吳子芳指出,此案意義不在於判罰金額,而是法院確定就算是硬件生產商亦要承擔播放內容侵權責任。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則認為,有了前例,像小米盒子之類的播放器日後可能將面對更多侵權訴訟,但如果完全沒有內容支撐,這些盒子便難有發展,但官方嚴待侵權,始終對網絡電視健康發展有幫助。
內地近期頻頻出手整治網絡播放,6月25日廣電總局便發函網絡電視牌照商,要求他們不能在硬件中容許下載違規視頻軟件;另外,內地知名影視網站快播,也在上周五因播放侵權作品被重罰2.6億元。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