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繼本月21日馬灣舊村對開海灘發生今年第6宗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事件後,西環海邊昨日發現一具無頭、疑連着胎兒「一屍兩命」的江豚屍體。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形容事件極度罕見,又指鯨豚類難產個案,水質受污染可能是主因。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則表示,去年本港有兩宗豚類「胎死腹中」個案,均是胎兒死後令媽媽受感染而亡,但今次需剖驗豚屍才能確定。
昨午5時許,巿民報警指西環大口環道沙灣污水廠對開傳出惡臭,發現一具疑是鯨魚屍體。警員到場後,發現是一條約1.5米長的深灰色江豚屍體,已嚴重腐爛,頭部不齊口地失去,腹部近尾位置連着一團約40厘米長物體,外形與小海豚相似,警員遂通知食環署及漁護署人員到場處理。
江豚帶着胎盤死亡極罕見
洪家耀看過照片後,估計連着江豚屍體的是有胎兒的胎盤,事件可能是江豚難產。他指鯨豚類有可能難產,但多是母體誕下死胎,而鯨豚亦可能頭頂夭折胎兒在海中游泳,但如事件中的江豚帶着胎盤死亡,個案極罕見。他稱鯨豚類難產多與水質受污染有關,情况令人憂慮。
海洋公園今剖驗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發言人稱,江豚體外的物體未能見到明顯臍帶,暫不能判斷是否胎盤,但認為有可能是生殖器或消化器官,公園今早會剖驗豚屍,屆時就知真相。
據基金統計,本港水域過去9年有254條鯨豚擱淺,當中包括69條中華白海豚,今年暫時有20多宗鯨豚屍體發現,未見明顯增加。另外,本港去年罕見發生一宗中華白海豚及一宗江豚「胎死腹中」擱淺死亡個案,均是胎兒死後,母體受感染而亡,事件過往從未在港發生,不排除與海洋污染有關。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