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機管局昨日就機場第三跑道環評報告舉行公眾論壇,有近700名市民出席,多個環保團體於會前請願,質疑環評報告的海豚保育措施,諷刺環評「講大話」。機管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重申,擬設於機場島北的新海岸公園,可確保該水域日後不會有其他發展。
機管局:海豚聰明 市民:恐龍絕種因蠢?
第三跑道環評正做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機管局昨聯同參與報告的本地及國際顧問簡介環評內容及提出的緩解措施。對於海豚保育方面,有出席論壇的市民質疑機管局稱中華白海豚因為「聰明」,可於工程完成後返回機場島以北的棲息地,諷刺地指「恐龍絕種是否因為愚蠢?」
李仲騰指出,擬設於機場島北的新海岸公園,可確保該水域日後不會有其他發展。負責研究中華白海豚的專家Bernd Würsig及Thomas Jefferson則強調,填海會採用一系列低滋擾施工方法,又會更改高速船航道等。
機管局稱,於1995至98年興建新機場期間,中華白海豚的數量由約100條減少至約50條,然而98年機場啟用後的5年,當中4年白海豚數目顯著回升至超過100條。
機管局稱南跑道夜間備用減噪音
另有支持興建跑道的學者稱,倘不建第三跑道,飛機只會轉到深圳或廣州機場起降,對環境保護亦沒有好處。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副秘書長葉偉明表示,對興建第三條跑道持正面態度,他認為此舉能解決現時航空運輸業不斷萎縮的問題。
有大嶼山沙螺灣居民稱,自赤鱲角機場啟用至今,一直受飛機升降噪音滋擾,但機管局未有解決方案,李仲騰回應,新跑道完成後會安排南跑道在夜間備用,減少噪音對北大嶼山居民的影響。
團體質疑未獲內地開放「空牆」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堃泰表示,報告假設內地2020年開放航空管制,使航機從第三跑道起飛後,無需爬升至15,700呎便能進入內地領空,但事實上港府尚未獲得內地批准開放「空牆」,認為有關飛機流量估算失實。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