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陽光猛烈,捍衛法治之心更熾熱。國務院一國兩制白皮書「法官愛國」論,令1800名法律界人士與法律學生昨參與回歸後第三次法律界黑衣遊行,人數較2005年特首任期釋法遊行多出約一倍,創出新高。不少遊行者稱,要代表不能公開發聲的法官表明擁護司法獨立。律政司在遊行開始時發表聲明,強調政府重視司法獨立。
多05年反釋法遊行一倍 路人讚好
酷熱天氣警告下,老中青法律界人士走出冷氣室,在高等法院門外集合。多名資深大律師,包括9名前大律師公會主席、大律師、事務律師、法律學院教授及學生,經律政司辦公室所在的金鐘道政府合署走到金鐘道,緩緩步行至終審法院,沿途一聲不發,未舉起任何標語和橫額。有市民及司機舉起紙牌,向遊行者讚好。
郭榮鏗料七成大律師參與
資深大律師表排行第一的李柱銘及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踏着沉重步伐走上炮台里,帶領遊行者在終院門外默站3分鐘,擠滿終院門外的空地。郭榮鏗於遊行完畢後一度表示約有1600名律師及法律學生參與遊行,後經大會工作人員點算及與郭榮鏗溝通後,確定參加人數應為1800。現時大律師名冊1260人,他粗略估算約有六成至七成大律師站出來;參與遊行的事務律師則更多,亦有政府律師現身。
郭榮鏗稱,參加遊行的律師,不會為一兩筆生意不理法治基礎,「一旦基礎受損,亦會損失生意」。遊行中有英、美及加拿大的國際律師行,涉及層面廣泛,如專營上市、商業收購事宜的律師等,他認為是次參加遊行的律師較過去兩次遊行廣泛。雖然大律師公會表明會方不參加遊行,但郭稱,公會現屆副主席之一的余承章身處遊行隊伍中。
駱應淦﹕白皮書似要法官睇中央口面
遊行起於國務院本月中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表明法官和司法人員要承擔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等職責,「愛國是基本政治要求」。不少大律師會在各級法院「客串」暫委法官、或獲委任為高院特委法官。資深大律師駱應淦表示,白皮書的論調,似要求法官判案時「睇中央口面」。他說,2005年遊行時,他正當特委法官,不便上街,今回不能不表態,「唔擔心都唔出嚟」。對於律政司長袁國強有否捍衛司法獨立,駱應淦稱「佢公務員,做得乜」。
吳靄儀﹕律政司長政治角色蓋過一切
前法律界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吳靄儀稱,袁國強的表現令人失望,但亦是意料中事,「律政司長變成一個這樣的職位,對香港是很大的損害」。她說,律政司長身為政府首席法律顧問,應秉持專業精神,獨立給予意見,而非甘當政治角色,自律政司長變成問責官員,其專業獨立角色便與政治角色衝突,「前幾任司長,我們還可以希望他可以平衡,但到了現在,我們見到政治角色是蓋過一切。這是很可惜的」。她說,回歸多年,自然有人想更出位地表態,但這些人有否代表性,「我們立刻已經知道」。遊行完畢後,袁國強在律政司辦公室樓下被記者追訪,他表示沒有補充。
回歸快17年,法律界過去兩度上街,以靜默方式表達訴求,主題皆與釋法有關。1999年6月30日,600名律師及學生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釋法,解釋基本法24條有關子女居留權事宜。2005年4月19日,900人在終院門前默哀1分鐘,抗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特首任期釋法。
明報記者 何偉畧 黃建邦 陳倢朗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