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財委會)今天第7次審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工程撥款申請,今天的會議將會首先處理李卓人議員向主席吳亮星提出的不信任動議。事實上,在過去6次會議合共20多個小時的時間裏,幾乎大部分時間都被泛民議員提出的規程問題及提出中止待續等招數進行「拉布」,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進行實質的討論則少之又少,有的只是為發言而發言的拖延時間。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示威者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固然要強烈譴責,但泛民議員濫用議事程序,企圖拖垮撥款申請也應同樣受到譴責。泛民議員順應示威者的訴求在財委會內進行「拉布」,為的不是社會整體利益而是個人的選票考慮。
今天的不信任動議明顯是泛民議員「拉布」計劃的一部分。泛民議員不滿吳亮星上次主持會議時,有見個別議員還沒返回自己的座位,所以稍作等候才進行投票,因而令投票延誤了57秒,而對他提出不信任動議,這個理由是不是很可笑呢?事實上,在過去幾次審議東北發展計劃撥款的會議上,泛民議員都拿瑣碎無聊的藉口阻撓會議進行,其中包括質疑吳亮星身為數碼通非執行董事,又是中國銀行高層,所以有利益衝突不能主持會議。吳亮星這些個人職務跟東北發展計劃又有何關係呢?况且財委會主席一般都不參與投票,又何來利益衝突?立法會議事過程十分透明,公眾大可以監察吳亮星是否因發展東北而得益,若有,向執法機關舉報就可以了。
泛民議員在會議上的發言內容不斷重複,歸納他們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理由,其實只有兩個重點,一是毁人家園、斷人生計,二是向地產商利益輸送。首先,對於第一個問題,無可否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令區內約1000戶居民、10多間安老院,以及28公頃的耕地需要搬走,但只要安置賠償做得好,在最大程度上協助他們重建家園,覓地復耕,卻換來一個可提供6萬個住宅單位的新市鎮,紓緩市民住屋困難的社會深層問題,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這是絕對值得的。但泛民議員一心只想逼政府撤回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他們無視現有20萬人在公屋輪候冊上,難道這是負責任議員的所為嗎?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源於政府2012年一度建議東北發展計劃採用對地產商較不利的「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但到2013年政府又重新引入對地產商較為有利的「公私營合作」模式,被質疑是向發展商「輸送利益」。其實,無論「傳統新市鎮」模式還是「公私營合作」模式,都各有利弊,有學者建議,可以訂下「公營部門比較基準」,即估計政府自行推展工程項目的費用,以比較由發展商參與的工程項目所需費用是否合理,來應對「輸送利益」的質疑。
爭議是一場複雜政治角力
泛民議員現今以「公私營合作」為由反對東北發展計劃,認為是向地產商「輸送利益」,但2012年政府提出「傳統新市鎮」模式時,泛民議員當中,也有人表示保留,認為這是侵犯私人財產的舉動,其中某議員說:「……反對強制性徵用私人土地,剝奪土地業權人自行發展土地的權利(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2012年6月28日會議紀要)……」如果只看發言內容,相信很多人以為發言者是被稱為「地產黨」的石禮謙,其實這位「某議員」是民協的馮檢基。所以說,即使特區政府不斷聽取民意去優化東北發展計劃,泛民議員都可以找到新的藉口、新的理由去反對,這就是政治!
泛民議員反對東北發展計劃是出於政治需要,有的為了選票,有的為了攻擊梁振英政府,有的甚至為了抗拒所謂的「香港赤化」。至於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團體,其中成員不少是活躍的社運人士,有的因保衛皇后碼頭而為人熟悉,有的因反高鐵而成名,有的在去年碼頭工潮中冒起。這些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社運人士,其實是一股反政府力量,反政府才是真正目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爭議,其實是一場複雜的政治角力。
作者是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
今天的不信任動議明顯是泛民議員「拉布」計劃的一部分。泛民議員不滿吳亮星上次主持會議時,有見個別議員還沒返回自己的座位,所以稍作等候才進行投票,因而令投票延誤了57秒,而對他提出不信任動議,這個理由是不是很可笑呢?事實上,在過去幾次審議東北發展計劃撥款的會議上,泛民議員都拿瑣碎無聊的藉口阻撓會議進行,其中包括質疑吳亮星身為數碼通非執行董事,又是中國銀行高層,所以有利益衝突不能主持會議。吳亮星這些個人職務跟東北發展計劃又有何關係呢?况且財委會主席一般都不參與投票,又何來利益衝突?立法會議事過程十分透明,公眾大可以監察吳亮星是否因發展東北而得益,若有,向執法機關舉報就可以了。
泛民議員在會議上的發言內容不斷重複,歸納他們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理由,其實只有兩個重點,一是毁人家園、斷人生計,二是向地產商利益輸送。首先,對於第一個問題,無可否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令區內約1000戶居民、10多間安老院,以及28公頃的耕地需要搬走,但只要安置賠償做得好,在最大程度上協助他們重建家園,覓地復耕,卻換來一個可提供6萬個住宅單位的新市鎮,紓緩市民住屋困難的社會深層問題,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這是絕對值得的。但泛民議員一心只想逼政府撤回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他們無視現有20萬人在公屋輪候冊上,難道這是負責任議員的所為嗎?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源於政府2012年一度建議東北發展計劃採用對地產商較不利的「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但到2013年政府又重新引入對地產商較為有利的「公私營合作」模式,被質疑是向發展商「輸送利益」。其實,無論「傳統新市鎮」模式還是「公私營合作」模式,都各有利弊,有學者建議,可以訂下「公營部門比較基準」,即估計政府自行推展工程項目的費用,以比較由發展商參與的工程項目所需費用是否合理,來應對「輸送利益」的質疑。
爭議是一場複雜政治角力
泛民議員現今以「公私營合作」為由反對東北發展計劃,認為是向地產商「輸送利益」,但2012年政府提出「傳統新市鎮」模式時,泛民議員當中,也有人表示保留,認為這是侵犯私人財產的舉動,其中某議員說:「……反對強制性徵用私人土地,剝奪土地業權人自行發展土地的權利(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2012年6月28日會議紀要)……」如果只看發言內容,相信很多人以為發言者是被稱為「地產黨」的石禮謙,其實這位「某議員」是民協的馮檢基。所以說,即使特區政府不斷聽取民意去優化東北發展計劃,泛民議員都可以找到新的藉口、新的理由去反對,這就是政治!
泛民議員反對東北發展計劃是出於政治需要,有的為了選票,有的為了攻擊梁振英政府,有的甚至為了抗拒所謂的「香港赤化」。至於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團體,其中成員不少是活躍的社運人士,有的因保衛皇后碼頭而為人熟悉,有的因反高鐵而成名,有的在去年碼頭工潮中冒起。這些反對東北發展計劃的社運人士,其實是一股反政府力量,反政府才是真正目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爭議,其實是一場複雜的政治角力。
作者是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