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箍牙不需太早 宜等恆齒長齊(9-13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5日 06:35
2014年06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今年10歲,她的牙齒不太整齊,而且開始有哨牙迹象,若果要箍牙,什麼時候會較佳?是否年幼時,會比較長大後做好一點?若是,原因何在?箍牙的程序是怎樣的?廣告指有「內箍技術」,請問有沒有這種技術適合小朋友的?箍牙後會不會經常流牙血?護理上有什麼要注意?

答:女兒10歲,正值換牙階段。小童在6至12歲期間經歷換牙,隨着乳齒脫落,會長新的恆齒,一般在12至13歲,恆齒便生長齊全。除非很嚴重的哨牙或倒及牙,否則先讓牙齒出齊,再接受牙齒矯正專科醫生檢查,評估牙齒狀况,看看要否箍牙。


箍牙一般兩年內完成

12至13歲正值發育時期,此時箍牙,自然會較快完成。即使到中年,仍然可以箍牙,但需要的時間便較長。至於實際療程時間,得視乎牙齒不整齊的嚴重程度,加上小朋友能否配合牙醫的指引,做足程序,故難以一概而論。一般而言,青少年約花18至24個月便可以完成。


內箍需時較外箍長

箍牙有內箍和外箍兩種。傳統的外箍,在牙齒表面鑲牙釘,穿上金屬線,固定牙齒的位置。相較於內箍,外箍需要的時間會短一點,費用亦較便宜。當然,美觀上有所不足,但對少年人而言,或許亦不太要緊。


內箍方面,牙釘和金屬線會藏於牙齒背面。可以想見,因牙齒背後的圓周較細,當中需要較繁複的技術。它較外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費用亦相對高一點。同時,因牙釘和金屬線藏在背後,對說話可能有少許影響,亦可能刮傷舌頭。對於牙齒排列嚴重不整齊人士,未必能進行內箍牙治療。


箍牙之後,因內藏牙釘及金屬線,食物殘渣易積藏,清潔亦較困難,或增加蛀牙和牙周病的風險,故要加倍注意口腔護理,包括徹底刷牙,使用含氟的漱口水,每4至6個月接受牙醫洗牙。至於流牙血,主要源於刷牙不徹底,牙垢膜積聚於牙齦邊緣,令牙齦紅腫、發炎,容易流血。


哨牙或顎骨結構問題

現階段,你女兒同樣要做好口腔護理,定期接受牙醫檢查,同時,須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後一提,部分小朋友哨牙情况十分嚴重,或涉及上下顎骨的結構問題,屬特殊情况,必須接受牙醫評估,看看要否轉介牙齒矯正專科醫生治理。


資料提供﹕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兒童齒科姚嘉榕教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