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國央行擬減美國長債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4日 06:35
2014年06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一項針對環球央行儲備管理者的調查顯示,在聯儲局準備今秋結束買債之際,多國央行計劃減少對長債的持倉。此舉增加全球市場的不穩定風險,但彭博社分析指出,雖然美國經濟反彈,通脹仍然受控,聯儲局毋須上調利率,這提高了美國國債軟着陸的可能。


《央行雜誌》(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和匯豐(HSBC)5月對全球69名央行儲備管理者進行調查,多數受訪者表示為應對貨幣政策收緊,可能會調整投資組合。這些受訪者負責管理價值6.7萬億美元資產,相當於全球央行儲備規模逾一半。


近半考慮轉投股票或ETF

很多受訪者已轉為投資股票等風險更高的資產,略少於半數的受訪者考慮購買股票或ETF。另有一些受訪者表示將縮短債券組合的期限。


英美等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考慮收緊貨幣政策,加息的可能性引發市場擔憂,恐30年期債券市場的升勢將會告終,未來幾年債券價格可能下跌。部分央行透過量寬政策大規模購買債券,將利率壓至紀錄低位,但當量寬停止利率回歸常態,那些大舉投資於發達經濟體政府債的央行將成為大輸家。


過去6年,聯儲局在量寬政策下買入近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當它於今秋完成退市,美債價格可能下跌。目前聯儲局是美債最大持有者,其他央行總數約11.7萬億美元的儲備中,亦有大部分投資於美國主權債券,從而迅速取得美元,必要時沽美元穩定外匯。


受訪者表示,正考慮將貨幣投資多樣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去年底逾62%的央行投資為美元計價資產,略低於四分之一的投資為歐元計價資產。由於美國國債回報率較低,澳元、加元及人民幣等收益率較高的貨幣更具吸引力。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