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過去3個周五的反新界東北發展示威引發連場警民衝突,外界促監警會介入。新任監警會主席郭琳廣昨日明言,不派觀察員到立法會視察,是因為出現投訴的機會很高,憂影響監警會日後處理個案的中立性,並在一小時訪問內9次以監警會「獨立、公平、公正」原則為由,拒絕評論佔中及反東北發展示威投訴等議題,但指監警會一向有派員觀察七一遊行,今年同樣會派員在場。
未回應「加強介入調查」 拒評佔中
本身是資深執業律師的郭琳廣昨日首次以監警會主席身分見傳媒。對於前主席翟紹唐卸任前曾明言「公民抗命不破壞法治」又「促監警會加強介入調查」;郭琳廣未有正面回應,只說「公民抗命是用違法行為宣泄個人看法」,但避免影響監警會處理投訴時的「獨立、公平、公正」,不宜評論佔中及公民抗命等。
至於過去3個周五的反新界東北發展示威,不但有人投訴遭警員毆打,亦有指有警員混入示威區煽動群眾,警務處長曾偉雄否認指控,郭琳廣強調無論任何人有任何評論,「即使是一哥、二哥或三哥,監警會都要以證據為依歸」。
續按慣例觀察七一元旦遊行
郭說「我無看過」示威當日的片段,但指示威現場出現投訴的機會很高,他日監警會審理投訴個案時,可能會被混淆為證人角色,憂影響「獨立、公平、公正」原則,認為不應派觀察員到示威區,但委員若以個人身分到場則沒有問題。
他又解釋,因七一及元旦遊行是監警會一貫有準備的觀察工作,今年亦會一如既往派員到場,自己會在路線上觀察。
稱委員評論衝突應視乎議題
記者追問此舉會否減少監警會的主動性,甚至「自閹」。郭認為,監警會「不是不需要調查權」,但應交由政府及立法機關研究,監警會不能超越法定職能,又認為委員評論衝突與否,應視乎議題,也應保持監警會「獨立、公平、公正」形象,否則「法官未審案就評論,對投訴人及被投訴人都不公平」,但會加快審核個案的效率,並繼續作為警隊及市民的溝通橋樑。
對於近年警民衝突頻生,郭琳廣笑言「我也未想得通」,但他認為過往七一等大型遊行都較和平,是「近6至12個月,大家關係較為緊張……示威者認為警方如臨大敵,警方認為以往警覺性不足,才致使突發事件發生」,指社會現時缺乏互信,希望雙方可「多點體諒、多點互信」,盡量克制。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