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每天早上都會做1小時運動,好開動身體這副機器。聽說啓德郵輪碼頭那條長長的舊跑道是跑步的好去處,故特意驅車去試一試場地,可惜到達後發現那路段確實夠長夠直,但面向的不是維港,而是九龍灣和觀塘的內渠,用內渠去形容因為甫下車就嗅到陣陣渠味。以前駛過觀塘繞道看到風平浪靜的水面,就會幻想何不在那兒開設滑水學校?在波平如鏡的水面上玩最好不過,現時終於明白原來那兒只不過是條溝渠。不過時間久了,就不會覺得坑渠味太刺鼻,故還是勉強可在那條馬路上開步跑。
但當正要到達碼頭時,突然看到花槽和海邊的欄杆之間架設了一個又一個帳篷,那處既不是風光明媚,味道還有點難聞,沒理由有人會專誠到那裏露營,難道有些自由行要節省旅費不住酒店,郊野公園又嫌遠,於是索性隨意找個路邊紮營?但看她們都是只有16、7歲的青春少艾,以裝備來看,簡陋程度絕不是露營人士,操的是流利廣東話,故亦不是自由行,那她們是什麼人呢?為何要在那裏架起帳篷呢?難道有什麼將要開售?但走到盡頭,我都看不到任何售賣處。
雖然那不是跑步的好地方,但能看到這樣一個香港奇景,都算值得,我一邊跑一邊想,以她們的年紀,應該是和偶像有關,結果回程時一問,果然發現她們是在等待7月1日入場去看回歸騷,因為,到時會有大量韓國組合登場,所以這群迷妹、迷姐,就預先在那處紮營了,以便進場時能霸佔一個最有利的位置。
知道這個結果後,一萬個念頭在我腦袋裏碰撞!這一群看來在97回歸時仍未出生的小妹妹,對回歸騷如此熱切,並非欣喜香港回歸內地,明顯地她們的民族意識沒那麼強,相反她們對韓籍歌手的吹捧程度,該是要她們改入韓籍都願意。
現時香港的回歸騷令大部分本地歌手耍手擰頭,因為只要在慶賀回歸的表演中上台,就會被掛上替政府維穩的牌匾,不管是否會惹大部分人反感,單是被小撮人在網上責罵都沒必要。而且即使政府花很多錢在回歸騷裏,歌手得到的酬勞都是少之又少,既沒錢又要揹上維穩罪名,叫香港歌手如何接受?結果就要靠外國歌手來幫忙。但這就奇怪了,慶賀香港回歸但在台上興高采烈的是韓國人,在台下興高采烈的也是因為韓國人,似乎回歸騷用意是慶賀我們主權回歸中國,但我們的文化卻是歸屬了韓國。
我在6月23日寫這篇文章,距離7月1日還有很多天,但已有一眾少女在等待入場,不單危險,還要受到風吹雨打,擔心她們之餘。
更擔心將來慶賀回歸這件事愈來愈國際化,表演的是外國歌手,粉絲支持的都是外國歌手,雖是在香港舉行,卻沒有一點慶賀香港回歸的情懷。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