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倫:聯儲為零息「買時間」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3日 06:35
2014年06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有迹象顯示美國通脹加速上升,聯儲局上周的經濟預測重申通脹仍低於長遠目標,令部分投資者感到意外。財經雜誌《巴倫》認為聯儲局似是為零息政策「買時間」。瑞銀分析認為,通脹升溫不一定損害股市,若通脹是由薪酬增長與就業改善帶動,投資者亦會對股市樂觀。


通脹指標PCE仍低於2%目標

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升2.1%,是2012年10月以來最大升幅。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亦升2%,是15個月來最高。不過聯儲局喜用通脹指標,是個人消費開支(PCE)而不是CPI。兩者分別在於PCE的醫療開支比重較高,房屋比重較低,通常數字較CPI低0.5個百分點。4月PCE按年升1.6%,即通脹仍低於當局的2%目標。


《巴倫》指出,加息必須審慎,回顧2011年美國CPI增長加快,令聯儲局面臨加息壓力。聯儲局當時選擇按兵不動,歐央行卻決定加息,結果是歐洲再衰退,美國繼續緩慢復蘇。聯儲局逐步退市,而歐央行還在討論在實施負存款利率後,應否加推刺激經濟措施。


不過《巴倫》強調,聯儲局加息並非只緊盯PCE,例如1999年加息時,PCE只有1.3%,惟CPI升至2.2%,而薪酬增長率更達3.5%。法興經濟師馬爾科夫斯卡(Aneta Markowska)指若目前情况相同,聯儲局語氣亦會較進取。


Ned Davis Research指出,目前的通脹仍不足以威脅股市,翻查自1925年以來的數據,若通脹高於標普500指數或其前身的股息率2.1個百分點以上,標普500指數按年平均跌5%。5月CPI的2.1%升幅,較標普500指數的1.9%股息率只高0.2個百分點,根據歷史紀錄,在此距離下股市回報率仍有6%。


瑞銀策略師伊曼紐爾(Julian Emanuel)稱,只要經濟持續增長,股市不一定變差,1998年以來有3段時期通脹與經濟一起增長,當時市場平均每年回報達17%。他說,若通脹是由薪酬增長與就業改善所推動,股市通常出現牛市。


(巴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