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屆世界盃分組賽已近尾聲,上屆冠軍兼歐洲冠軍西班牙先後負於荷蘭及智利,兩戰皆北,提早出局,餘下一仗的勝負已是無關宏旨。西班牙這支4年前以華麗打法稱霸天下的球隊落得如此下場,說明足球運動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西班牙今屆的人選和打法,與4年前幾乎如出一轍,對手則精研應付之道,有備而來,西班牙慘敗而回是必然結局。
四年之隔無大變化
西班牙隊怯於改革
西班牙的失利,是反面教材的啟示﹕改革是世界大潮,也是體育運動得以長青不老的主要元素。以世界盃為例,一波接一波的打法更迭,球迷目不暇給,從1960年代的英格蘭442陣式,70年代的荷蘭全能足球,之後的意大利穩守突擊,乃至上屆的西班牙Tiki-Taka傳球足球;一代勝一代,重點在於一個「變」字,蛻變帶來無窮生命力,使得足球成為最多人觀賞、也是最多人參與的體育運動。
西班牙上屆在傳統強豪當中脫穎而出,快速傳球把各隊都比下去。然而就在過去4年裏,西班牙欠缺求變之心,今年的參戰名單,從教練迪保斯基到多員主力都是去屆臉孔,個別已是30多歲「高齡」,技術及體力漸走下坡。以本屆第一場對荷蘭為例,西班牙中場線與上屆第一場的人腳一樣,打法一如既往;荷蘭雖是上屆決賽西班牙的手下敗將,今屆調整陣式,專門針對對手的傳球戰術,最後大勝而回。一方是不思進取,一方是奮力不懈,在如此高水平的比賽,這便是優勝劣敗分野。
打法未能推陳出新是原因之一,深層次的原因,是連年作戰,大賽奪冠已成家常便飯,球員容易失去亟欲爭勝的渴望。西班牙球會及國家隊征戰頻繁,球員厭戰很平常,可是一旦因為「天下盡在手中」而失去爭勝的飢渴,或者說,只要當中夾纏驕嬌二氣的心理狀態,兵敗只是時間問題。西班牙2008年奪歐洲國家盃後,2010年得世界盃、2012年成功衛冕歐洲國家盃,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滿,於是,當人們賽前看好西班牙可以像1962年巴西那樣衛冕世界盃,當連西班牙隊也相信王朝勢必延續,卻一頭栽倒在陰溝。
足協紛改革保活力
若不改變必是輸家
西班牙失手,並非說這個國家的足球運動日薄西山,相反,西班牙仍然擁有世界一流的青訓、國內賽事仍是難以企及的頂尖水平,只是差在沒有改革決心。當下世界足球已經進入大幅改革時代,有的從體制上革新,有的從打法上改革,國際足協引入高科技判別皮球是否入網,歐洲足協近年推出的財務公平政策,力免以本傷人的豪門強隊壟斷賽事。這些變化是否有助全面提升比賽及觀賞水平,此刻尚難定奪,不過,倘若紋風不動不作改變,輸家無疑就是不變的一方。
改革需要勇氣,尤其是既得利益操之在手的改革更需如此;這是放諸四海皆準,體育之外,經濟政治社會的變革亦然。一個國家、一個城巿、一支球隊都必然有過輝煌的日子,也必會面臨衰頹的時刻,這就務須決心走上變革之路,創造更美好的明天,1970年代末中國大膽展開改革開放歷程,便是一例。今天的西班牙隊必須放下歷史包袱,改革自身,等待另一個上升周期來臨。歷史有此先例,1970年巴西奪得世界盃之後,不思進取,一沉不起;埋頭培養新一代之後,1994年再奪冠,之後至今一冠一亞,仍是世界頂尖球隊。西班牙會否成為另一隊翻身巴西,端視能否大步從頭越,給自己及世界足球一個機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四年之隔無大變化
西班牙隊怯於改革
西班牙的失利,是反面教材的啟示﹕改革是世界大潮,也是體育運動得以長青不老的主要元素。以世界盃為例,一波接一波的打法更迭,球迷目不暇給,從1960年代的英格蘭442陣式,70年代的荷蘭全能足球,之後的意大利穩守突擊,乃至上屆的西班牙Tiki-Taka傳球足球;一代勝一代,重點在於一個「變」字,蛻變帶來無窮生命力,使得足球成為最多人觀賞、也是最多人參與的體育運動。
西班牙上屆在傳統強豪當中脫穎而出,快速傳球把各隊都比下去。然而就在過去4年裏,西班牙欠缺求變之心,今年的參戰名單,從教練迪保斯基到多員主力都是去屆臉孔,個別已是30多歲「高齡」,技術及體力漸走下坡。以本屆第一場對荷蘭為例,西班牙中場線與上屆第一場的人腳一樣,打法一如既往;荷蘭雖是上屆決賽西班牙的手下敗將,今屆調整陣式,專門針對對手的傳球戰術,最後大勝而回。一方是不思進取,一方是奮力不懈,在如此高水平的比賽,這便是優勝劣敗分野。
打法未能推陳出新是原因之一,深層次的原因,是連年作戰,大賽奪冠已成家常便飯,球員容易失去亟欲爭勝的渴望。西班牙球會及國家隊征戰頻繁,球員厭戰很平常,可是一旦因為「天下盡在手中」而失去爭勝的飢渴,或者說,只要當中夾纏驕嬌二氣的心理狀態,兵敗只是時間問題。西班牙2008年奪歐洲國家盃後,2010年得世界盃、2012年成功衛冕歐洲國家盃,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滿,於是,當人們賽前看好西班牙可以像1962年巴西那樣衛冕世界盃,當連西班牙隊也相信王朝勢必延續,卻一頭栽倒在陰溝。
足協紛改革保活力
若不改變必是輸家
西班牙失手,並非說這個國家的足球運動日薄西山,相反,西班牙仍然擁有世界一流的青訓、國內賽事仍是難以企及的頂尖水平,只是差在沒有改革決心。當下世界足球已經進入大幅改革時代,有的從體制上革新,有的從打法上改革,國際足協引入高科技判別皮球是否入網,歐洲足協近年推出的財務公平政策,力免以本傷人的豪門強隊壟斷賽事。這些變化是否有助全面提升比賽及觀賞水平,此刻尚難定奪,不過,倘若紋風不動不作改變,輸家無疑就是不變的一方。
改革需要勇氣,尤其是既得利益操之在手的改革更需如此;這是放諸四海皆準,體育之外,經濟政治社會的變革亦然。一個國家、一個城巿、一支球隊都必然有過輝煌的日子,也必會面臨衰頹的時刻,這就務須決心走上變革之路,創造更美好的明天,1970年代末中國大膽展開改革開放歷程,便是一例。今天的西班牙隊必須放下歷史包袱,改革自身,等待另一個上升周期來臨。歷史有此先例,1970年巴西奪得世界盃之後,不思進取,一沉不起;埋頭培養新一代之後,1994年再奪冠,之後至今一冠一亞,仍是世界頂尖球隊。西班牙會否成為另一隊翻身巴西,端視能否大步從頭越,給自己及世界足球一個機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