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房2000億信託明年到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1日 06:35
2014年06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樓價回落,銀行水緊惜貸,尤其中小型開發商賴以融資的信託渠道今年大幅萎縮,令部分內房商遇資金寒流。更為嚴峻的是,數據顯示,明年為地產信託還款高峰,預期將有2035億元(人民幣•下同)到期,隨時出現內房爆煲潮。有內房研究員指出,去年高溢價拿地的企業違約風險最大,但樓市整體崩盤機會小,料各項「微刺激」的作用或在年尾集中顯現,幫助今年第四季度銷售回穩。


高溢價拿地 違約機會最大

信託研究網站用益信託網數據顯示,內地地產信託2015年有2035億元產品到期,是今年到期金額1090億元的近兩倍。今年樓市面臨拐點,連最堅挺的一線城市上海,5月樓價也按月跌0.3%,為兩年以來首跌。降價銷售令企業回款面臨巨大壓力。同策房產諮詢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張宏偉認為,依賴信託融資擴張,去年高溢價拿地的房企,違約機會最大。尤其是一些福建房企去年拿地進取,若新盤銷售低迷,靠自有資金將難以為繼。不過,他強調,今年已有光耀地產、興潤置業等不少房企爆煲,相較明年,一些企業能否渡過眼前的難關更關鍵。


事實上,有內地券商對今年信託到期的預算更為顯著。海通證券(6837)統計,今年到期的房地產信託規模高達6335億元。


星展唯高達證券研究部主管吳淑燕認為,違約潮會否爆發,要看下半年是否銷售持續疲弱;但她對樓市樂觀,預期政府一系列微調措施將在今年10月至11月集中產生作用。政府亦可能進一步鬆動調控。張宏偉亦稱,料央行建議首套房利率優惠逐步實施,同時隨二、三線城市限購令大範圍鬆動,到年底樓市回穩機會大。


年底樓市回穩機會大

吳淑燕還指出,上市公司違約風險較小,因為融資渠道較多,信託通常僅佔債務比例的10%以下。


今年以來,隨樓市風險加大,內地地產信託規模不斷緊縮。據用益信託網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地產信託新產品規模降至407億元,為兩年多來最少。不過,即使違約,張宏偉認為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他表示相較去年內地房地產投資超過8萬億的規模,信託的資金量並不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指出,信託統計的數據不一定精確,到期的時點亦可能比較分散。他表示近年信託公司在風險控制上更為成熟,並設有準備金緩衝,相信即使有違約不足以影響全局。


明報記者 甄佳佳、張聞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