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澳辦前副主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昨在港出席研討會,表示對青年揮舞「米字旗」、唱英國國歌感痛心,質疑現時少人選修中史,青年沒了解歷史;又把香港競爭力跌,歸咎香港內部過多、過激的人為爭拗,拖慢高效的中環腳步,並表明反對佔中,認為對經濟、民生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形容是「明知違法,不可為而為之」。
教協會長馮偉華指出,中史科課程內容及設計是特區內部事務,質疑陳佐洱向特區政府施壓,做法不適當;加上陳只引用公開試考生數據,不提修讀中史科的初中學生,是以偏概全。
教聯:陳僅個人意見 非施壓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認為,陳佐洱僅發表個人意見,回歸後修讀中史科人數下跌是不爭事實,說法有道理,「(陳)沒施壓,下行政命令才算干預」。
不過,馮偉華及黃均瑜均贊成需加強中史教育,至於是否列為必修科,須由教界詳細考慮可行性等問題。
教局:新舊制修讀生數目難比較
教育局昨回覆查詢時指出,2013/14學年有390間中學於初中階段開設獨立中史科,佔整體中學約88%;高中則有約400間中學開設中史選修科,佔整體中學近九成。發言人表示難以將新、舊學制下修讀中史科的學生數目直接比較,教育局重視中史教育的地位,中史是初中必修的課程內容,但沒規定要獨立成科。
陳佐洱昨出席研究會主辦的「香港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他致辭時提到,大半生處理港澳事務,曾感受過兩次痛心,首次是兩年前出席青年團體座談時,有少數年輕人揮舞「米字旗」、唱英國國歌,又在街頭呼喊「中國人滾回中國去」等。他質疑20多歲的青年人回歸時只是牙牙學語,質疑他們成長過程中知道多少中國香港的歷史,又說回歸前有5萬中學生修讀中史,但現只剩7000人選修,認為「連自己民族的歷史都不知道,還會有什麼前途與未來呢?」
港競爭力跌 歸咎爭拗過多
陳續說,另一次痛心是近期公布最新全球競爭力排行榜,香港排名跌至第四位,是2005年以來首次跌出三甲;指香港「再沒有理由當龜兔賽跑中睡覺的兔子」。至於原因,陳佐洱歸咎主因是本港內部過多、過激的人為爭拗,拖慢了當年高效率、快節奏的中環腳步,令香港過去10多年,錯失多次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機遇。
指人心未回歸 白皮書正本清源
陳佐洱又特別表明反對佔中,指佔中「誤人子弟,誤人前程,於心何忍呢?」陳形容雖然香港已回歸,但人心回歸仍要一段好長的路,認為一國兩制白皮書是「正本清源、恰逢其時」,內容是「講法,講理,講事實」。他否認白皮書是要收緊管治權,形容過去、現在和將來,一國兩制都不會改變。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