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財新網昨引述消息人士稱,中石油在伊拉克南部哈法亞油田項目有一名人員本月12日遭綁架,目前仍未確定人質是否獲釋,不排除跟恐怖組織有關。中國油企近年大舉投資伊拉克油田項目,並成為伊拉克石油出口主要買家,伊拉克局勢惡化衝擊中國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重申,中方十分關注伊拉克近期局勢,希望伊拉克盡快恢復安全和穩定,中方支持伊拉克政府為維護國內安全和穩定所做的努力。
中石油伊南油田員工遭綁架
伊拉克亂局引起內地輿論關注中國油企所投資油田的安全。《錢江晚報》昨引述中石油人士稱,伊拉克目前亂局主要集中在北部,位於南方的油田受影響不大。但報道亦稱,若亂局持續,東南部的煉油廠會受波及。
中國去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入口國,近年積極投資伊拉克石油。伊拉克2009年以來進行過4次油田項目招標,中石油、中海油及中石化均有投資。根據路透社報道,中資現時擁有伊拉克油田約21%權益,中國國油企比西方公司較不計較利潤,生產效率又高,因此受伊拉克歡迎。
《紐約時報》去年6月一篇報道指,中國已成為伊拉克石油最大客戶,並引述美國專家稱,中國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最大贏家」。小布殊政府參與制定伊拉克石油政策的國防部官員麥考夫斯基(Michael Makovsky)便稱﹕「我們輸了。戰爭沒有中國的份兒,但從經濟角度而言他們卻受惠,而我們的第五艦隊和空軍正協助他們確保供應。」
美評論家鼓吹中國軍事介入
根據路透社去年10月報道,中國計劃今年每日向伊拉克購買85萬桶石油,約佔伊拉克今年產量三成。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伊拉克石油佔中國石油入口8%,EIA指,中國近年致力分散石油來源,大幅減少伊朗石油入口,伊拉克石油份額則大增。EIA估計中國在2020年前所需石油將有66%要入口,2040年更會增至72%。
相比之下,美國在頁岩油氣革命下有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之勢,中東對美國的經濟利益大不如前。美籍華裔評論家章家敦近日在福布斯網站撰文,稱如果有國家要軍事介入伊拉克,那應是中國,因為中國現在伊拉克的利益遠比美國多。政論網站「The Diplomat」分析指出,中國向來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再加上伊拉克目前亂局涉及遜尼派及什葉派的恩怨,掀動整個中東,今次危機將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大考驗。
綜合報道
中石油伊南油田員工遭綁架
伊拉克亂局引起內地輿論關注中國油企所投資油田的安全。《錢江晚報》昨引述中石油人士稱,伊拉克目前亂局主要集中在北部,位於南方的油田受影響不大。但報道亦稱,若亂局持續,東南部的煉油廠會受波及。
中國去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入口國,近年積極投資伊拉克石油。伊拉克2009年以來進行過4次油田項目招標,中石油、中海油及中石化均有投資。根據路透社報道,中資現時擁有伊拉克油田約21%權益,中國國油企比西方公司較不計較利潤,生產效率又高,因此受伊拉克歡迎。
《紐約時報》去年6月一篇報道指,中國已成為伊拉克石油最大客戶,並引述美國專家稱,中國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最大贏家」。小布殊政府參與制定伊拉克石油政策的國防部官員麥考夫斯基(Michael Makovsky)便稱﹕「我們輸了。戰爭沒有中國的份兒,但從經濟角度而言他們卻受惠,而我們的第五艦隊和空軍正協助他們確保供應。」
美評論家鼓吹中國軍事介入
根據路透社去年10月報道,中國計劃今年每日向伊拉克購買85萬桶石油,約佔伊拉克今年產量三成。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伊拉克石油佔中國石油入口8%,EIA指,中國近年致力分散石油來源,大幅減少伊朗石油入口,伊拉克石油份額則大增。EIA估計中國在2020年前所需石油將有66%要入口,2040年更會增至72%。
相比之下,美國在頁岩油氣革命下有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之勢,中東對美國的經濟利益大不如前。美籍華裔評論家章家敦近日在福布斯網站撰文,稱如果有國家要軍事介入伊拉克,那應是中國,因為中國現在伊拉克的利益遠比美國多。政論網站「The Diplomat」分析指出,中國向來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再加上伊拉克目前亂局涉及遜尼派及什葉派的恩怨,掀動整個中東,今次危機將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大考驗。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