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低息環境影響收入 環球央行增股市投資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7日 06:35
2014年06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央行研究機構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一份針對400間公共部門機構的全球調查發現,低利率環境影響環球央行收入,很多央行已改為投資股市,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更是全球最大的官方機構股票投資者。該報告警告,央行作為股市主要投資者的趨勢「可能加劇資產價格過熱」。


人行旗下直接買入歐企股權

央行傳統上對儲備採取保守的投資態度,對持有的資產細節秘而不宣,不過Omfif將在本周發表的首個「全球公共投資者」調查指出,多國央行在金融危機期間下調利率,令本身收入減少。


報告指出,162個國家的400個公共部門機構持有29.1萬億美元的市場投資,包括黃金。Omfif引述多名官員稱,隸屬中國人民銀行的SAFE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部門股票持有者」,管理多達3.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SAFE是透過中國投資公司投資境外股票。Omfif稱,近期的發展似乎是SAFE正直接買入歐洲重要企業的少數股權。


瑞士央行股票佔組合15%

報告關於中國對外投資趨勢的章節稱,SAFE對歐洲的興趣「某程度是策略性的」,因為這有助「制衡美元的壟斷地位」。


在歐洲,瑞士和丹麥央行也積極投資股票。瑞士央行持有的股票佔整個投資組合的15%。Omfif引述瑞士央行管理委員會主席Thomas Jordan稱,當局正向發達國家市場購買股票。丹麥央行的股票投資組合截至去年底約值5億美元。報告稱,整體來說,全球公共投資者對公開上市股票的投資「近年至少增加了1萬億美元」。報告沒有透露投資基數,也沒有透露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退休基金等其他公共部門投資者在相關投資的權重。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