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匯豐梁兆基:施政不妥協 普選難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6日 21:35
2014年06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早前發表新一份《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香港競爭力排名自2004年來首次跌出三甲,主要受管治架構及政治穩定因素拖後腿。金融發展局成員、匯豐亞太區顧問(業務策略及經濟)梁兆基認為,這是對港府的警號。他表示社會近年衝突增,惟反對者不是完全無理。他指出,港府回歸以來仍停於「精英管治」行政主導,未有正視如何吸納民意並政治妥協。


政策評分拖累競爭力 給政府警號

股市有上有落,市場瞬息萬變,梁兆基接受訪問時說,國際排名也有升有跌,不同城市各有優勢,而數字上落亦毋須緊張,但有需要明白排名背後的信息。香港今次在報告下跌一名,不會一沉不起,競爭力也不會「即時變差」,「否則新加坡就好大件事?成日都跌在下面,最近才上番來」。不過,港府在「政府政策」評分有退步,就是不爭事實,「(對排名下跌)你可以有很多解釋,立法會、有人扯後腿……但我不理是什麼原因,是差了。」他指是次競爭力排名下跌,帶給港府的信息是一個「警號」。


嘆「該做無做」 規劃失當拖慢基建

香港今年經濟表現評分優於去年,但受政府效能表現評分拖低,梁兆基嘆香港近年「應該做的沒有做」。建高鐵遇上遷拆示威、增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碰上白海豚,梁兆基隨口數來兩三項基建遇阻,「現在連垃圾(處理)都搞不到」,「你是怎樣的一個商業城市?」梁兆基說商業城市需政策、基建,軟硬件雙配合,現在「全部也拖慢,自然影響競爭力」。


「這些(基建)搞這麼久都不行,這是否表示反對聲音不對呢?不是,而是在規劃上肯定有問題。」梁兆基相信,政策拖慢的問題可能是出於政府醞釀、推展政策的過程,「若你解決到環境、拆遷的問題,我不相信反對者會盲目反對」。


民意膨脹 殖民年代行政主導不適用

梁兆基說,回歸前後管治模式有大改變,民權、民意日漸膨脹,「但沒有以民意為主導的政治制度,仍用行政主導,那一定會crash(有衝突)的」。他憶述,殖民政府行政主導強,推動政策速度也快,「有點新加坡味道」,但回歸以後民權意識漸增,殖民地年代的「行政主導」思維,已不適用於今天民權意識高漲的社會。


應融入民意 指政府「衝突多於摸索」

「政府執行上要撫平民意、擺平利益,要用另一套手法處理,要真的做諮詢,規劃前、中、後期也要做好,而行政立法關係也要和諧,否則政策只會多人反對。」不過,他認為,回歸以來港府亦未曾思索如何在《基本法》「行政主導」的框架下融入民意,政治妥協的管治文化仍未形成,觀乎過往港府表現亦「衝突多於摸索」。


梁兆基說,《基本法》寫明特區政府要行政主導,若港府不建立妥協文化,即使特首普選產生亦解決不了問題,「怎選也沒有用」,「因我們不完全是西方模式,也不是完全殖民模式,但香港從來沒有思考在既定基本法下,行政主導如何和民意基礎(磨合)、普選特首下如何執行妥協方案」。至於特首梁振英是否懂得妥協?梁兆基笑言問題已超出可回答範圍,「你說評選哪一個做得到(妥協),哪一個人做不到,你問泛民或建制派應會有更多意見」。


明報記者 梁卓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