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父親節將至,相信不少爸爸的心願都只盼子女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育有自閉女兒的楊健偉,為求在愛女6歲前的「學習黃金期」盡量陪伴左右,毅然在年半前辭去船務管理的高薪厚職,以積蓄應付生活所需,甚至親手製有拉鏈及鈕扣的筆袋,以加強訓練愛女的肌肉協調。另一名爸爸姚順達則特意學習溜冰、游水,親身教授自閉兒子,以運動減少他的自我刺激行為,奈何4歲子至今未懂說話,他但願父親節可聽到一聲「爸」。
楊健偉育有一對6歲雙胞胎,他憶述,幼女欣欣早產,出生後個多星期已要接受心臟手術,「當時放工就趕去醫院,第二朝6點又返工開會」;直至欣欣2歲時,更證實有發展遲緩及自閉傾向。任職船務經理5年的楊爸爸,眼見6歲前是子女的學習黃金期,加上太太長期身體不適,在年多前趁着公司重組,毅然辭去高薪厚職,全職照顧愛女。
全職「湊女」 積蓄應付生活
家庭失去穩定收入,楊爸爸要「量入為出」,包括少買玩具等奢侈品,「當時都有掙扎,但不想錯過這階段,唯有以積蓄應付生活」。面對欣欣在言語、認知等發展較一般小孩遲緩半年至一年,加上手眼及肌肉運動不協調,楊爸爸唯有經常陪伴左右,由以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改為每天晨早接送愛女上學和接受物理治療、買餸煮飯,當上全職爸爸。
楊爸爸又會在欣欣上學的中心當義工,親手用皮革縫製筆袋、八達通套送給愛女,「在筆袋加上拉鏈和鈕扣,希望可加強欣欣的手部協調」。他笑言只要看到「欣欣每日進步少少,已經好開心」,父親節也不求任何禮物,只要愛女吻一下就好。
父冀自閉兒叫聲爸爸
另一名爸爸姚順達則育有4歲的自閉症兒子陽陽,他至今未能開口叫「爸媽」,也很固執,例如每次乘港鐵經過熟悉車站,都會哭鬧不休或尖叫表達情緒。
姚爸爸雖然未能放棄工作,但每逢周末都會安排陽陽學習游泳、溜冰及單車。他說,由於男士本身的耐性較小,也望可透過運動與愛子有較多互動,笑說「至少佢跌親會搵你」。
被問及父親節願望,姚爸爸隨即雙眼通紅,哽咽道:「希望他叫一句『爸爸』。」
協康會:三成照顧家庭收入減
協康會早前調查發現,80名受訪育有自閉症子女的爸爸,近三成表示家庭因孩子而減少收入,九成承認照顧自閉症子女時感壓力,主要來自其情緒行為。
該會教育心理學家姜源貞指出,家長可助自閉症子女建構期望,例如在離家前,先予子女觀看目的地之照片,盼可減少其固執行為。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