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5月新貸8700億 超預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3日 06:35
2014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微刺激」見效,5月份新增貸款8708億元(人民幣•下同),遠高於預期的75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按年增長13.4%,亦優於預期,社會融資規模錄得1.4萬億元。大行經濟師普遍認為,中央為支撐實體經濟,推出多項金融政策工具,令5月的信貸投放有所改善,預計定向貨幣寬鬆政策仍將持續。


除了貨幣政策放鬆,財政方面亦給予積極支持。5月份的中央財政支出從4月份的按年升幅1.1%大幅躍升至24.6%,其中地方政府支出增幅更大,按年升27%。


人行昨天公布內地5月份金融數據,8708億元的新增貸款量按年大增2014億元,5月末貸款餘額按年升13.9%,比4月末高0.2個百分點,其中,個人短期貸款增加110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021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亦大漲3479億元,票據融資則大幅增加1545億元。


交行在數據短評中表示,經濟略有回暖,銀行風險偏好有所上升,信貸資金來源充裕,這是5月貸款投放高於預期的主要原因,當月票據融資大漲是推動企業信貸規模迅速擴大的核心動力。


交行﹕人行淨投放達1640億元

該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期內,人行對銀行間流動性投放較多,淨投放達1640億元,遠超4月份10億元的規模;於此同時,人行推出支持實體經濟的多項貨幣工具,改善了信貸供應。他引述消息指,人行對國開行及大型銀行定向提供了3000億元的再貸款,用於支持棚戶區改造等相關領域,料5月份實際下放金額在1000億元以上。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認為,5月新增貸款量及M2增速超預期,社會融資總量存量增速15.8%與4月基本持平,自去年中以來的持續下降勢頭暫停,是歸因於影子銀行表外融資回表的持續影響;定向降准、財政支出力度加大亦顯示初步效果。


事實上,李克強政府自4月以來不斷放話支持經濟(見表),整體來看,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按年增加2174億元至1.40萬億元,符合預期,今年頭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錄得8.58萬億元,按年減少5329億元。中、外資券商昨天在報告中普遍指出,今年餘下時間,中央的貨幣定向寬鬆政策仍將持續,而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弱。


明報記者 張聞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