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強積金(MPF)實施逾10年,核准成分基金已有477隻之多,不過於芸芸成分基金之中,原來只得一隻行業基金選擇——宏利MPF康健護理基金。在全球人口老化及多國提高醫療保障的背景支持下,該基金表現出色,過去一年升逾兩成,過去5年回報更是強積金一哥。 雖然成績亮麗,但基金屬股票類別,加上投資高度集中單一行業,只適合可承受高風險的打工仔,而且記得要長揸。
據晨星(亞洲)數據,截至上月31日止,宏利MPF康健護理基金過去5年的年度化回報為17.52%,位列強積金基金榜首(見表1),本年迄今升7.74%,而表現最好的則為施羅德強積金集成信託計劃亞洲投資組合基金,升8.02 %,可見回報亦相差不遠。
近5年年度化回報 稱霸MPF
宏利資產管理執行總監兼組合經理吳旻表示,康健護理行業防守性很強,綜合由2000年至2013的股市周期,共經歷兩次牛熊市,康健護理行業的跌幅較大市少,升幅卻相差不大,平均表現更較大市為佳(見表2)。她解釋:「因為無論經濟周期如何,人都會生病,自然要看醫生吃藥,醫藥需求穩定,所以康健護理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少,很多對冲基金都喜歡以該類股票作對冲之用。」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加劇、醫療改革、醫療費費上漲,加上新興市場對健康護理需求上升,均利好健康護理基金的前景。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將由2000年的5.7億人,於2050年升至19.9億人,其中尤以發展中地區增長速度最快,預計該地區的老化人口在50年內翻三倍之多。
吳旻指出,美國今年正式推行醫療改革,預計會有2900萬人、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可受惠,屆時他們將不用擔心高昂的醫療費用,從而更樂意因病就醫。
基金主要投資於與醫療和保健相關的股份,涵蓋行業可分成四大類,分別是藥業、生物科技、醫療設備和醫療保健服務。
持股集中 尤其看好藥商
該基金基金持股較集中,只有25隻股票,當中四成七為藥物製造商,反映基金看好該類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前景,不過藥品的專利權設有期限,期滿後其他公司亦可生產,易失市場份額,所以只會投資研發能力較強的公司。
「其實現時好多公司都有應對辦法,如改良配方,若然公司的現金流充裕,又可以回購股份的方法支持股價」。此外,她指美國是唯一一個國家沒有藥品價格管制,所以藥廠可通過加價去穩定利潤。
至於生物科技行業過去幾年表現超卓,去年升約七成,她認為估值已過高,開始有泡沫,不過,該基金一直持股量偏低,所以沒有大幅減持。吳旻指:「基金不買小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因為小公司通常只研發一隻藥品,然而藥品研發成功率只有約5%,投資風險實在太大」。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指出,過去幾年人均收入不斷上升,尤其是新興市場,令更多人關心身體健康,帶動康健護理行業表現理想。
注意風險較高 集中投資歐美
不過,鍾建強稱:「儘管康健護理行業增長不錯,且具防守性及較強的抗跌力,然而宏利MPF康健護理基金屬股票基金類別,投資藥廠及相關行業的股票,加上基金有逾九成資產集中在歐美地區,而且只買單一行業,風險較地區性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或貨幣市場產品都要高,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打工仔。」
他特別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要被基金的獨特性及回報吸引,而忽略本身的投資風險,切勿瞓身而要分散投資。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