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讀者投稿﹕細路哥 通街屙,點教?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4年06月11日 06:35
2014年06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編按:早前內地遊客讓小孩在香港隨街大小便,引發中港矛盾。本文作者為幼兒及家庭社會工作者,從精神分析角度出發,談及「便」、「忍」與人格發展的關係,以及訓練孩子如廁的一些要點。


近日,經常出現與「屎尿屁」有關的新聞。「屎尿屁」這等課題,對一個媽媽及從事幼兒及家庭社會工作的筆者來說並不陌生。女兒小時候要訓練她如廁,小孩間亦經常會用「屎屎」等字眼來玩遊戲,例如有一個遊戲便叫「龍蝦、屎屎、你食、我唔食」。在工作崗位上,亦曾遇見及聽聞有小孩玩屎、尿牀等問題。但「屎尿屁」作為議題登上政治舞台,在筆者有限的人生閱歷,可算是第一次。


我以為香港已邁向一個較成熟的城市,為何會返回孩童時代?連政府都不知「屎尿屁」如何處理?「屎」應該放哪裏,不應該放哪裏,都講不出一個清晰的答案?期望不滿小孩隨處便便的人「忍」,還是叫小孩「忍」也搞不清楚?這是什麼的管治?矛盾真的那麼深層次?叫我們的民間社會退回去面對「屎尿屁」的無奈?(※為了更直接表達議題, 恕筆者用較粗俗的語言形容大便, 以下用回「便」字。)


要顧心理 需經失敗再嘗試

從精神分析學來說,「便」與「忍」又真的與人格發展有着極大的關係。筆者以此角度略談一二,盼望與被退回孩童年代的香港社會同步,又重新起步。


孩子由出生至接近兩歲,生理系統漸漸成熟,有控制膀胱及肛門的能力,但有能力不等於立即懂得控便,孩子需透過嘗試、失敗、再嘗試,去建立成功經驗及信心,令自己能控制肌肉(括約肌)去排便。孩子由有便意,到自我控制在適當時候及地方去排便,究竟涉及什麼心理因素;而父母又需如何配合,助孩子順利完成這項發展任務呢?


在中國人社會,有家長喜歡在孩子不知是否有便意時,都會定時定候放孩子在便塔(或者鴨仔)上,久而久之,孩子真的定時定候在該段時候便便,家長便認為已經替孩子完成如廁訓練。生理上是完成了訓練,心理上卻有所欠奉。


佛洛伊德可算是第一個學者提出﹕排便不單是一項生理任務,也與心理成熟有莫大關連。在精神分析學上,1至3歲這階段,佛洛伊德稱之為「肛門期」,孩子對便便的存留與排泄,均感到愉快與滿足。曾聽聞有孩子為了反抗媽媽不買玩具的決定,而在玩具店內便便。故此,「如便」亦可以是孩童向權威形父母表示憤怒的一種方式。


艾力克森則稱此時期為「自主與害羞期」,幼兒的身體機能發展,足以令他決定作什麼不作什麼。若父母給予適當的自主,自信便可發展。艾力克森進一步將如廁訓練與孩子的自主、自律及自信等特質畫上關係。


自主 父母控制時間 孩子易變被動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廁需要是由孩子自己的身體感應而來。前述「定時定候式如廁訓練」,不是由孩子感到需要而自發地做,而是父母為了方便或配合自己的時間表,控制孩子的如廁時間。孩子容易變得受外界支配,事事要提醒才去做,少了自己感到需要而自發做的「自主性」。當然,這些孩子會好聽話,事事能配合父母,甚或被支配;但當沒規可循時,孩子便會驚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自主能力往往未能好好發展。


自律 學會忍耐 發展自制能力

佛洛伊德提出,便便的存留與排泄均涉及愉快與滿足。便便的存留往往涉及一種能力——「忍」,「忍」在心理學上有另一層意思:延遲滿足(Deferred Gratification),簡單來說,有不即時滿足的能力。延遲滿足是自律及自制能力的元素,當小孩好想如廁但未有合適的廁所,父母會教他忍着直至有合適的地方才去;孩子好想得到某些玩具,父母給予的條件是等到某節日或孩子自行儲錢購買等,便是例子。


這種自律能力,對小孩日後有深遠影響,例如﹕孩子在公開考試時,會懂得進場前先安排如廁,不會因忍不到便便而考試中途浪費時間上廁所;又如成年人有事業後,好想擁有某些商品,他會有延遲滿足的能力,有計劃地儲錢購買,不會因為忍不到而成為着重即時消費的「月光族」,甚至借貸。學習未雨綢繆,為前路打算,這不單對個人來說,甚至對我們社會的進步也是關連至深,不言而喻。


自信 遺便地上勿羞辱 免製造恐懼

在家時,父母可教孩子如何表達便意,然後教他到適合的地方便便;若孩子控制不了遺在地上,父母不要震驚或責罵,反而要鎮定。最重要是提醒他下次應該如何做,千萬不要羞辱他,這只會令孩子對如廁造成恐懼,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若要出門,先為年紀小的孩子穿上尿片,年紀大一點的則提示他如廁。在街外,遇上商場廁所或用餐時的餐廳,最好預先提醒孩子﹕之後可能不會再遇上廁所,要按自身需要如廁。如是者,潛移默化,孩子便學會「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地方、用適當的方法」般自處、待人和處事的成熟性格。


對自身好奇 講便便笑話也無妨

其實,我們需要給予適切的空間給孩子,無論在生、心理上,都能順利地建立如廁能力。正如前述,面對孩子便便失控時,最重要是提醒他下次應該如何做。同樣地,面對父母失控地讓孩子在街上便便,都應提醒他們下次應該如何做。因此,政府或旅發局可考慮成立「控便辦」,檢控及教育個別旅客如何正視孩子的便便,甚或向個別特殊組群開徵「控便稅」以作提醒之效。


孩子講便便,作為父母不應制止,因這是小孩對自身生理構造的好奇,容讓他們作笑話也無妨。講吓講吓,孩子便不再好奇。而且隨着能力的發展,在成長路上有其他更吸引的玩意,他們便不會再談。但「便便」作為一個政治遊戲,當然不是出於好奇,故不能單靠容忍,而應該制止。又或者換個角度看, 若我們的社會真的被退回去孩童時代,我們便要一起面對之,由如廁訓練開始,建立「自主、自律、自信」,這對管治威信與國民質素更有幫助。


【標題及小題為編輯所擬】

文﹕江紫燕(幼兒及家庭社會工作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