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2010年12月出生,屬細仔。他1歲時一次過出四隻門牙,1歲半便識走路,去年9月剛入讀K1,可是每日老師都說他很BB,一時說他仍流口水,一時說他走路走得不好。我考慮是否該讓他多讀一年PN班,但擔心影響他的將來,例如考不上好的小學,請給我們一些意見。
答:根據以上個案家長的描述,可見她兒子的發展是合乎預期,不過於快速,也沒有墮後。以學行方面來說,約四分之三的嬰孩13個月已懂行,其兒子18個月懂得走路仍屬合理;而流口水這現象,3歲的小朋友可完全控制得到,所以這個2歲9個月的小朋友(編按:來信時年齡)仍流口水,是正常的表現,亦即是說,他或許要到3歲才可達到要求。
因此建議她讓兒子多讀一年PN班,因為做細仔比較蝕底,如果做大仔,長遠來說對小朋友建立自信、獨立思維或對自我肯定的能力,都會有比較正面的影響,比較着數。
3歲前流口水屬正常
當然,以上的小朋友仍流口水及走路走得不好,有機會是對新環境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因此家長要留意他平日有否這個情况,抑或只是上學才有這現象。
至於控制口水方面,仍可再觀察往後3個月的發展,如其控制能力是愈來愈好,那則不用擔心;如仍未控制得好,家長就要留意,可能是小朋友在口水流出來時,面部感覺不到,所以不懂控制。父母可以試用手指按其嘴角,之後着小朋友再按回同樣位置,如果按對了,則表示其感覺合宜,如果不對,甚至有頗大偏差的話,有機會是其感覺不是太好,家長可閒時按其嘴、面珠等位置,加強其感覺。他亦可能是口腔肌肉控制欠佳,可帶小朋友到公園玩吹泡泡,或平日用吸管去飲水,練習啜吸的能力,加強口腔肌肉的控制。
多行樓梯練平衡力
另外,老師認為他走路走得不好,如長期情况如此,可請教醫生,因為這或許與足部問題如扁平足、足趾外翻等有關,如不是,或者只是他暫時掌握平衡力不夠好,可多走走平衡木、上落樓梯等。如老師認為他追不到歲數應有的活動能力,家長可耐心觀察,看看孩子到了適當的歲數時能否做到應有的能力,不用擔心。如果仍做得不太好,建議到職業治療師處做評估,由於兒子年紀仍小,如有問題,及早評估和治療,會有較大機會改善。
資料提供﹕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註冊社工)陳香君
文:Happy Pa ma
答:根據以上個案家長的描述,可見她兒子的發展是合乎預期,不過於快速,也沒有墮後。以學行方面來說,約四分之三的嬰孩13個月已懂行,其兒子18個月懂得走路仍屬合理;而流口水這現象,3歲的小朋友可完全控制得到,所以這個2歲9個月的小朋友(編按:來信時年齡)仍流口水,是正常的表現,亦即是說,他或許要到3歲才可達到要求。
因此建議她讓兒子多讀一年PN班,因為做細仔比較蝕底,如果做大仔,長遠來說對小朋友建立自信、獨立思維或對自我肯定的能力,都會有比較正面的影響,比較着數。
3歲前流口水屬正常
當然,以上的小朋友仍流口水及走路走得不好,有機會是對新環境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因此家長要留意他平日有否這個情况,抑或只是上學才有這現象。
至於控制口水方面,仍可再觀察往後3個月的發展,如其控制能力是愈來愈好,那則不用擔心;如仍未控制得好,家長就要留意,可能是小朋友在口水流出來時,面部感覺不到,所以不懂控制。父母可以試用手指按其嘴角,之後着小朋友再按回同樣位置,如果按對了,則表示其感覺合宜,如果不對,甚至有頗大偏差的話,有機會是其感覺不是太好,家長可閒時按其嘴、面珠等位置,加強其感覺。他亦可能是口腔肌肉控制欠佳,可帶小朋友到公園玩吹泡泡,或平日用吸管去飲水,練習啜吸的能力,加強口腔肌肉的控制。
多行樓梯練平衡力
另外,老師認為他走路走得不好,如長期情况如此,可請教醫生,因為這或許與足部問題如扁平足、足趾外翻等有關,如不是,或者只是他暫時掌握平衡力不夠好,可多走走平衡木、上落樓梯等。如老師認為他追不到歲數應有的活動能力,家長可耐心觀察,看看孩子到了適當的歲數時能否做到應有的能力,不用擔心。如果仍做得不太好,建議到職業治療師處做評估,由於兒子年紀仍小,如有問題,及早評估和治療,會有較大機會改善。
資料提供﹕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註冊社工)陳香君
文:Happy Pa ma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