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會為「爸爸」下一個怎樣的定義?守護家庭的超人、沉默嚴肅的教官、掙錢養家的機器……去年尾初為人父的舞台劇演員魯文傑,坦言仍是新手爸爸,還不知道要在兒子面前,建立一個怎樣的父親的形象。他當下的職責卑微又重要,主要是為兒子換尿片,做他的專屬「馬桶」。
魯文傑(Simon)去年尾榮升做爸爸,談起B仔煦耀時顯得特別雀躍,主動拿出手機分享囝囝的「肉照」,笑言最愛他脫光光,露出肥肉很可愛。這個新手爸爸原來也有一點湊B經驗——Simon有一個小10歲的妹妹,他憶述當年媽媽不在家時,便要替妹妹換尿片,當時技巧未夠純熟,脫下尿片後立刻抱起她,妹妹便請哥哥「飲茶」。雖然中過招,但他替煦耀換片時仍然難逃一劫,「我不知道原來我的手沾到他的便便,也不為意摸了自己的嘴一下」,Simon說時語帶激動﹕「BB的便便很臭!」
3時睡覺4時餵奶 又攰又享受
兒子主要由媽媽Pinky照顧,比較愛向媽媽撒嬌;而他每次看到爸爸時,腸胃則不明所以地特別暢通,Simon笑稱,「也許我經常替他換片,他把我當成『馬桶』了」。囝囝把爸爸「玩透」,早陣子他忙於綵排舞台劇,有一天背劇本至凌晨3時,以為終於可以休息了,怎料明明已戒掉夜奶的兒子在半夜4時突然醒來,害得Simon又要捱眼瞓餵奶。雖然口裏抱怨很辛苦,不過爸爸也心甘命抵說﹕「好enjoy!」
無獨有偶,魯文傑近日參演舞台劇《我的科學家爸爸》,正是以父親為題材。劇情講述由他飾演的科學家正研究「父親」這種生物,苦無數據之際,遇上由溫卓妍飾演的調查員Annie,她分享其父是個沉默寡言、鮮有分享的人,父女之間總是有層隔膜,這種距離感,相信是不少人對父親的印象;而Simon亦能從中預演一下爸爸會面對的問題。
「我明白中國人始終比較傳統,特別是男生之間,對於表達情感的語句會覺得難於啟齒,簡單一句『我愛你』,都會用『心照啦』來完事」,他說﹕「男人也許都有好勝的心理,遇到困難時,都希望能自己應付。我會跟太太訴說煩惱,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是我最親近的人,我無法隱瞞她;但對着兒子,我想我未必會跟他說;而且作為爸爸,當然希望保護他,不想他擔心。不過我仍希望能與兒子成為好朋友,分享心事,盡力吧!」
為保護兒子 難分享煩惱
對於傳統中國男人內斂的性格,Simon未知能否放下,但他決不會做專制的父親。他稱自己從事藝術行業,想法比較開通,不會規限兒子一定要做某種職業,讀書不成也沒關係,甚至成為同性戀者也會接受,「最重要是做個好人,有良好品格」。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適合的環境自然能發光發亮,比起盲目跟隨社會的步伐,Simon還是想讓煦耀自由發揮。
煦耀現在才半歲,育兒這一門艱深的學問,Simon還有很多時間慢慢探索;而他目前要做的,是強身健體。翻看1992年由他主演的維他奶廣告,Simon今天的樣子與當年沒什麼大分別,仍然擁有一張娃娃臉,但其實他今年已經41歲了。「我跟煦耀的年紀相差很遠,現在要戒煙、早睡早起,鍛煉健康體魄,因為我很想將來跟兒子踢足球。」改變生活習慣,應該難不倒Simon,因為他為了兒子,曾經考慮放棄自己熱愛的演藝行業,轉行去掙更多奶粉錢,「能夠將興趣變成事業當然最好,但有了孩子就不能再只顧自己,我不吃,孩子也要吃呀」。
其實爸爸的角色豈是如此單一,就如Simon,現在是管理兒子大小二便的「馬桶」,又要做棵長青樹,隨時為囝囝護蔭,將來更要做他的明燈,也要做個可以「密密斟」的老友……難怪他說﹕「老竇真係唔易做呀!」
文﹕鍾家寶
圖﹕陳淑安、受訪者提供
編輯:胡可欣
美術:Money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