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檢討自由行的劇本早已寫好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1日 06:35
2014年06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應否檢討自由行?本來是光明正大,毋須鬼鬼祟祟的事,套用特首梁振英已經很久沒有說的口頭禪,絕對可以開誠布公。但政策檢討落在梁振英政府身上,竟然可以表現得如此齷齪,如此不堪。


梁振英在策發會提出「削減」20%自由行,此語一出,登時令零售界、租舖界炸開了鍋,有關股票立即人間蒸發了百多億港元,主事官員蘇錦樑為了止息商界的反對聲音,將梁振英的「建議」解釋為「拋磚引玉」,這個說法可能是千真萬確的,梁振英的磚頭拋出來,引來的確是價值連城的寶玉,不少得風氣之先的權貴春江鴨,可能包括策發會成員,率先借貨沽空,大賺一筆。


這種明益自己友的政策,在小圈子範圍內泄露,應該不是第一次了,但今次做得如此明目張膽,卻沒有受到多少人質疑,輿論更未責備半句,是梁振英的spin doctor工夫了得?還是香港人見怪不怪,已經麻木?

明擺着虛晃一招

梁振英提出削減自由行20%,明擺着是虛晃一招。這個數字是怎樣計算出來的?有什麼根據?如何實際操作?是否停止「一簽多行」?等等等等,都等着梁振英進一步澄清。但拋了這個數字出來,詳情欠奉,什麼都沒有。


最即時的反應就是:商界反彈,親商界的輿論嘩然,恐嚇說經濟會下滑多少個百分比,失業會增加萬人,然後內地媒體馬上配合,大幅報道香港反對削減自由行的輿情……我認為最可憐的就是勞福局長張建宗,自由行政策與他「大纜扯唔埋」,但也要加入大合唱的行列,恐嚇會增加失業,要大家三思。


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是劇本的一部分。不遲不早,梁振英在策發會忽然拋出削減自由行20%,沒多久,政府就公布4月份零售按年急跌近一成的數據,給反對削自由行的聲音提供了無限量彈藥,你看,自由行未削,零售業已經大跌,自由行削了,零售業不就面臨世界末日了嗎?


稍為用腦想想,梁振英在策發會拋磚引玉的時候,4月份零售數據早已在特區官員的掌握之中。在全無根據的情形下,忽然提出削自由行20%,然後公布零售數據按年下跌一成,引起商界既得利益者的恐慌、反彈、然後群起而攻,都在官員劇本的計算下,一步一步的出現了。削減自由行會否成事,答案早已寫在牆上。


自由行對香港的衝擊,有目共睹:地鐵擠迫、租金狂飈,小商戶無立錐之地,名店不只在遊客區,更遍地開花入侵私人屋苑,壓迫港人空間,令生活質素急降,大小二便車廂飲食不守秩序,無日無之,成為中港矛盾衝突的引燃劑。內地旅遊客升至7000萬、突破1億,將會不堪設想,香港肯定陸沉。


整個旅遊業佔香港生產總值只有4.7%,這包括所有遊客,大陸客自由行是其中的一部分。官員政客和既得利益的權貴,把削自由行的影響說到比宇宙還要大,明顯是誇張失實,更是別有用心。


檢討自由行,除了是因為香港的承載能力,還包括香港經濟何去何從。只幾個百分比的生產總值,已對香港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單是這個原因,已經很有檢討的必要。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