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國家未來焉能託付抄襲學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0日 06:35
2014年06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據媒體報道稱,某電商網站上有500多家提供「論文查重(檢查論文內容重複率)」服務的網店,最大一家單月有兩三百萬次交易量,月入逾萬元。大學畢業生是這類網店主要客戶,他們在提交論文前會去網店購買服務,以保證自己的論文不會因為重複率過高而無法通過答辯。


與此相關還衍生出網絡「查重攻略」,教學生如何繞過「查重」這道關,方法包括改寫語句、替換近義詞等。


近幾年,內地學術界抄襲、剽竊事件屢見不鮮,甚至涉及名校教授級人物。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部分學生投機取巧地交出「複製+黏貼」式論文並不意外。


杜絕抄襲之風的確重要,惟系統檢查方式機械化,再高級的程序也只能統計關鍵詞的重複出現率,難以判斷論文的「思想」、「方法」、「觀點」是否有重複,並不能真正檢測到抄襲行為,更不能杜絕歪風。


檢查抄襲 測不出剽竊觀點

事實上,論文缺乏新意,抄襲盛行,癥結在教育體制積弊和社會風氣。一來,學校和家長從小多是灌輸知識,鮮有引導創新,令很多年輕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無力更無意去做學問、寫論文。


二來,近年很多學生熱中在公司實習,甚至不惜逃課;有些公司樂於招實習生減低成本,招聘時又看重實習經歷,導致學生寧願實習而非鑽研學術,無心也無暇寫論文。


功利主義 學生無心寫論文

第三,整個社會的「功利」心態令學生選擇專業時往往將未來是否容易就業、行業收入水平作為最主要考量因素,而非自己興趣和能力所在。在這種情况下,他們所求無非是一紙文憑,自然缺乏研究熱情。


再換個角度看,造成網絡「查重」氾濫,校方應負很大責任。首先,學校普遍為學生提供檢測,以免論文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盲測中過不了關。正是校方虛榮的處理方式,令自身和學生都養成對檢測的依賴,更培養出巨大的「查重」需求。


其次,高校每年定量購買檢測服務額度,通常額度會有剩餘,這就給了有使用權限的教師牟私利的機會。他們將檢測權限和額度賣給網店,完整了產業鏈,助長學生邊抄襲邊檢測的行為。


學校購服務 教師轉售牟利

若要遏制網絡「查重」,短期看,重罰兜售檢測權限和額度的教師自然是當務之急。其次,還要加快調整對學生論文的評判方法,提高審閱者和導師的專業素養,變 「查重複文字」為「查剽竊觀點」。


當前人才結構性缺失問題嚴重,即使撇開專業、技能因素,經濟發展怎麼可能依靠這些投機取巧,只知複製黏貼再替換近義詞的年輕人呢?

作者為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